登岳阳楼的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22:17:33
登岳阳楼的翻译

登岳阳楼的翻译
登岳阳楼的翻译

登岳阳楼的翻译
作品原文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①,今上岳阳楼②.
  吴楚东南坼③,乾坤日夜浮④.
  亲朋无一字⑤,老病有孤舟⑥.
  戎马关山北⑦,凭轩涕泗流⑧.[1]
  注释
  【注释】
  ①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淡水湖.
  ②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③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
  ④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乾坤(qián kūn)日月(一作“夜”)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乾坤:原指天地.此指日月.
  ⑤无一字:音讯全无. 字:这里指书信.
  ⑥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晚年是在小船上度过的.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⑦戎(róng)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戎马:战争.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⑧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涕
  译文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洞庭湖把我国东南之地划分为吴、楚两部分,日月全映在湖面上.
  漂泊江湖的亲戚朋友故旧不寄一封信,年老多病只有孤零零的一只船伴随自己.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倚窗遥望胸怀国家涕泪交流.[2]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杜甫由夔州出三峡,暮冬腊月,泊舟岳阳城下,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诗.
  编辑本段
  作品鉴赏
  黄东雷书法《登岳阳楼》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绦《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全诗纯用赋法,从头到尾都是叙述的笔调.以往一些学者认为诗用赋法,没有形象,没有诗味.事实上,赋法是诗歌形象化的重要手法,其特点是不注重诗的语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着力创造诗的总体意境.《登岳阳楼》正是运用赋法创造艺术形象的典范.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已经使人不觉得有艺术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觉得有语言的存在,只觉得诗人的思想感情撞击着心扉.[2]
  二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写景,一“东”一“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近及远,从“帘旌”到“夕阳”,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的夕阳入山图.面对这样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
  颔联中,“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此句仿杜诗中“吴楚东南”意境雄伟,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怀古伤今,怎能不让人惆怅.“徙倚”在山水之间.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仅“徙倚”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万里”“三年”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这样的苍凉气韵,与杜诗中“无边落木潇潇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雄阔慷慨的风格.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登岳阳楼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怎能不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呢?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楚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的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远望,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能为之奈何呢?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如何能忍受呢?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苍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像[3](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天宝中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