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科学的伟人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19:06:46
崇尚科学的伟人有哪些

崇尚科学的伟人有哪些
崇尚科学的伟人有哪些

崇尚科学的伟人有哪些
清朝康熙皇帝玄烨自小受到他祖母孝庄文皇后的严格教育,要他“坐有坐相,立有立相”.有一次他在读书时遇到一个字不认识便跳过去,孝庄便叫他去查典籍,弄懂读法后才继续读下去.也许是自小形成良好的习惯,使他在坐上皇位后,不管是坐殿或与人谈话,都“俨然端坐”,对不懂的东西都虚心请教,由此而形成一种一丝不苟,崇尚科学的严谨态度.
  康熙帝的父亲顺治帝在位时,曾支持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编制一部新历书,这部新历书引进西方的数学原理和天文知识,改进了中国的传统历法.到康熙帝即位后的1667年,年仅14岁的他坐在乾清宫御座上,对新历书是否颁布显得举手无措,不敢断然拍板.他回到养心殿后,立即召见汤若望(此时已死)的助手、比利时数学家南怀仁,给他传授数学、天文、地理以及拉丁文等课程.当时数学尚未译成中文,学起来十分困难,但他锲而不舍,学识不断长进.由于“心中有数”,1667年5月,他便诏令经修正的新历法颁布使用.
  一年春末,朝廷钦天监送来一份奏章,上面写明“今年夏至在某月某日午时三刻”,康熙帝动笔先后计算两次,数据都显示是午时三刻九分.此时已是夜半时分,他立即叫太监备马,连夜赶到城东观象台,亲自操作天球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等仪器,边观察边叫旁人记下各种数据,然后推算.他亦叫钦天监重新观察推算一遍,结果两人推算的夏至时间都是午时三刻九分,证明钦天监昨日奏闻的午时三刻是谬误,唬得钦天监满身大汗.
  康熙帝在上朝时经常问到一些科技问题,满朝王公大臣不是摇头就是低头,个个干瞪眼装哑巴.康熙帝便举办一个“算学馆”并经常亲自授课.他要官员们认真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知识并身体力行,还专门写信给法国皇帝路易十四,请求支援科技人才与设备,然后经过十年艰辛,绘制出当时全世界最好的一份地图《皇舆全览图》;经过九年耕耘,又编制出一部洋洋上百卷的集数学、天文历法和乐理等为一体的大型丛书《律历渊源》.
  康熙帝深知要图强就必须学习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必须刻苦严谨兢兢业业.当今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必须提倡勤奋好学、追求真知、缜密严谨、尊重科学的精神,以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蔡伦(公元75年左右一121)
  字敬仲,东汶桂阳县人,先任小黄门,后任中常侍,兼任尚方令,掌管宫廷御用手工作坊.他总结了西汉以来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术,制成优质纸张“蔡侯纸”.造纸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明的传播有过重要贡献.
  张衡(公元78—139)
  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曾任掌管天文的太史令之职,精通天文历算.他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仪器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原因,认识到了宇宙是无限的.
  华佗(约145—208)
  字元化,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全身麻醉进行腹腔手术的医生,曾成功地进行过诸如腹腔肿物摘除等大手术.他还创造了一套“五禽之戏”,这是一套摹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动作的保健体操.华佗后来被曹操杀害.所著医书已佚.
  祖冲之(429—500)
  字文远,祖籍范阳(今河北涞水县),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祖冲之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并和儿子祖目恒一起导出了球的体积公式,祖冲之在三十六岁时修改了历法,编制了先进的大明历.他还设计制造了利用水力磨面的水碓磨,.制造了“千里船”等.
  毕异(?一约1051)
  宋代平民发明家.他发明的活字版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活字印刷成为世界科学复兴的手段,是对精神文明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沈括(1031—1095)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杭州钱塘(今浙江杭蚶)人.他在许多领域有卓越贡献.在天文学上,他根据长期观测,制定了以节气定月的“十二气历”,在物理学上,他发现了共振现象,磁偏角现象及凹面镜成象规律,在地质学上,他根据化石现象作出了海陆变迁的结论.他的著作《梦溪笔谈》记载了当时的科学技术成就,是一部杰出的科学巨著.
  郭守敬(1231—1316)
  元朝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和数学家,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他曾参加通惠河的挖掘,治理过黄河流域的水利.他参加编制了《授时历》,革新和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他创造的“简仪”使观测精度大大提高,在世界上领先三百余年.他还改革了仰仪、高表、候极仪等许多观测天象的仪器,在全国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测定二十八宿及其他恒星的位置,达到了较高的精确度.
  李时珍(1518—1593)
  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蕲州人(今湖北蕲春).出身医药世家.他发现前人著作《本草》中、有许多弄错和遗漏的药物,于是决定重新整理《本草》.他向农民,渔民,樵夫,药农请教,参考历代医药文献八百多种,对药物加以鉴别考证,纠正了古籍中的错误,收集整理了民间发现的许多药物.经过二十七年的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共记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全书共五十二卷,一百九十万字.这是一部杰出的医药著作,对药物学,分类学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宋应星(1587一1634)
  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曾任江西分宜教谕.任职期间,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写成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天工开物》.全书共十八卷,分别叙述了饮食、衣服、染色、制陶、采矿,冶炼、兵器、舟车、纸墨、酿造、珠玉等十八个部门的生产操作过程.书中附有二百余幅珍贵插图.《天工开物》在我国曾长期失传,但一直在日本流传.辛亥革命后,由日本重归祖国.本书已译成多种外文,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詹天佑(1861—1919)
  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从事铁路建设.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他在工程中因地制宜地运用“人”字形线路,减少了工程数量,并利用“竖井施工法”开挖隧道,缩短了施工时间,出色地建成了北京—张家口铁路.为了纪念他,在京张铁路沿线青龙桥附近建有詹天佑铜象.
  侯德榜(1890—1974)
  化学家,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福建闽侯人.曾任塘沽永利碱厂和南京永利硫酸铵厂总工程师兼厂长.解放后任中国科技协会副主席,化工部副部长等职.他在1939年首先提出联合制碱法的连续过程,对纯碱和氮肥工业作出了一定贡献.国外称他提出的制碱方法为“侯德榜法”.主要著作有《碱的制造》等.
  李四光(1889—1971)
  地质学家,湖北黄冈人.长期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他的最重要贡献是创立地质力学,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壳运 动与矿产分布的规律.他用地质力学分析我国东部地质构造特点,指出了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储油可能性,为石油勘探提供了理论指导.他最早研究中国冰川,认为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在地震预报方面,他也有许多贡献.曾任我国地质部部长等职.
  竺可桢(1890—1974)
  浙江上虞人.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对台风及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有深刻的研究.他的《物候学》是一部杰出的科学论著.、他根据大量古文献;写了《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和《历史时代世界气候波动》等书,深刻论述了气候的历史变迁,得到世界气象学者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