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摆两个狮子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9:17:03
门口摆两个狮子是什么意思?

门口摆两个狮子是什么意思?
门口摆两个狮子是什么意思?

门口摆两个狮子是什么意思?
据史载,狮子传入中国最早不超过西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汉书•西域传赞》:巨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这些狮子是在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之后,各国作为珍贵贡品输入到我国的.这些进贡而来的狮子,都豢养在皇宫御园里,供皇亲国戚及官宦观赏,一般人难见尊容见.
西汉末年 (公元前2年)佛教传入中国,《楞严经》我与佛前,助佛转轮,因狮子吼,成阿罗汉.狮子作吼,群兽慑伏,狮子吼成为佛家说法音声震动世界的代名词.狮子形象威猛,气势凌厉,仪态大方、高昂,具有充沛的生命活力,是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
将狮子神异化也是在汉代出现.古代传说的一种神兽辟邪(也叫天禄、麒麟)是印度梵文的音译,意为大狮子,因而,辟邪的造型也就以狮子为蓝本,似狮但肩生两翼.这样一来,外来的真正狮子也使其神异化,成为神兽、瑞兽,人们把其作为吉祥物、守护神、镇墓神等偶像顶礼膜拜.据考古发现,陕西省咸阳县西汉元帝(公元前48年前33年)渭陵中有辟邪石兽两件.有关辟邪石兽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灵帝纪》(公元168年--189年).完全作为狮子造型,以镇墓神兽形象出现,是四川省雅安县安高颐墓前雕造于东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的石狮子.狮子作为护法神,出现在寺庙、石窟、宗教场所就太多了.较早的是江苏省淮安市出土的东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浮雕佛像及狮子、大象石碑,还有佛寺门前石狮子,佛寺中文殊菩萨的坐骑等.在人们的心目中,把狮子和辟邪神兽一样看待,都是力量和吉祥的化身,具有神威和震慑力.
宋王朝时期,国势日衰,中国狮子文化的神采也为之减弱.一方面是由于西域真狮和写实型的西域狮文化中断进入;另一方面是中国本土的文化艺术趋向世俗化,其中最明显的是狮子的项颈中有一条项饰,这一根本性的变革,狮子从野性成为驯化,从王者地位,徐步迈入民间百性之家,狮子的动态减弱,最后终于定型为挂着铃铛的雄狮和雌狮,以抢球和抱幼狮作为中国狮文化的固定格式.
元代是一个游牧民族,没有建造固定陵墓,故没有墓前的狮子镇守,但元代的狮子差不多都有强悍的民族特色,一般头小、爪利、体躯劲健,威武猛烈.
明代文化尚古崇文,尽管狮子在神情上已显柔弱,而精雕细刻的华美装饰超过了以往几代,北京皇城的宫殿狮和明代皇室的守陵狮,八面威风,表达出皇权至上的象征性意义.而一丝不苟的狮子配饰,玲珑细巧的铃铛座基,开创了又一代的中国狮文化.
清代,狮文化在承袭明代的基础上,趋向纤细、玲珑和多样化,狮子被认为是最广泛应用的吉祥物.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洋狮和真实动物狮子突然闯入,使中国人大开眼界,如上海汇丰银行的大钢狮.但中国固有的传统观念如泰山难撼,西洋狮只能在沿海城市中悄然流行,一般用作洋式建筑的守护狮.
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其势猛不可挡,传统技艺趋向失传,狮子的形象仅作精神上的共鸣和物质上的摆设,因此大多动态呆滞,神情不足.有的在造型上繁琐杂碎,着力于丝带锦袄的雕琢;有的头大腿细,尾巴篷松.
狮子传入中国,日久天长构成狮俗文化圈,代替了古代神话神兽辟邪,后来在我国广袤大地,狮子与虎还有龙在民间鼎足而立,各自形成自己的文化系统.广大民众对狮子的崇拜意识是根深蒂固的,把它看作是神灵,是驱邪逐鬼的神异动物,不仅保佑庇护活着的人们平安吉利,造福纳祥,而且还能捍卫死去的人不为鬼魅精怪祸害,趋吉辟邪.随着时代的发展,狮子舞的内涵也在延伸扩展,不断地得到充实变化.综观中国近现代的狮文化,丰富多彩,技艺各异,大体上可以分为北狮和南狮二大系列.
北狮:黄河流域和东北地区的雕刻狮中,北京狮成为现代中国狮的代表,一般采用昂头恭坐状,神情肃穆,毛发丰满.而山西、陕西等黄土高原的狮子动态活跃,形体劲健,毛发不多,有的骨相和筋络显露.
南狮:大多摇头摆尾、献媚取宠、张口露齿,灵秀丰润的姿态讨人喜欢.南狮以岭南为中心,如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清远、英德的公鸡狮等.此外,安徽、福建、云南、贵州的狮子或凸眼秃脑,或大头大耳,或尾巴硕大,各具特色,台湾金门的风狮爷色彩绚丽,也成为当地特有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