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环保”还有多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5:00:46
“智慧环保”还有多远?

“智慧环保”还有多远?
“智慧环保”还有多远?

“智慧环保”还有多远?
“智慧环保”还有多远? 这些年“环保”在我们的谈话内容中开始增多.从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更名过程,我们已经看到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幸福的生活离不开青山绿水和清新的空气,今天国家环境保护部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有效的环境治理和监督管理,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为老百姓提供绿色生活服务,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少不了信息化手段的支撑.为了更多地了解环境信息化的发展历程,记者采访了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的副主任徐富春. 环境信息化的历史 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境保护局)设立从事环境信息化的专职部门——国家环境保护局信息中心是在1996年,之前有一个信息化技术办公室.事实上,徐富春介绍早在“七五”期间,环境信息化已经有一些小的应用系统、也建立了小型Debase II数据库.之后第一个比较规模化项目是亚洲开发银行赠款项目——《选定城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项目自1992年7月开始实施,于1993年8月完成建设任务.项目主要是选定上海、大连和南通三个城市环境保护局作为项目的实施单位,以建设城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为项目目标.三个城市环境保护局也因此相继成立了环境信息中心.这是环境信息化发展历程中第一个具有实体意义的环境信息化建设项目.而在此期间,环境保护部门也有比较有特色的信息化应用开展,如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 在1996年,原国家环境保护局获得了世界银行贷款技术援助,完成建设了27个省级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项目.项目采用Sybase数据库和UNIX服务器,并实现了X . 25网络联网.徐富春表示,规模化环境信息化建设项目推动了环境信息化的发展,但由于当时环境保护部门自身技术条件等因素影响,以及对信息化认识水平的限制,环境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低.处于环境信息化发展和应用的初期,一般以单项业务应用为主,主要表现在MIS系统、数据库,以及办公自动化等三个方面. 虽然环境信息化处于发展初期,但环境保护部门在办公自动化方面的应用依然可圈可点.徐富春介绍,原国家环境保护局的办公自动化平台是在Notes Domino上开发的,1995年完成开发建设,1996年投入正式运行.这个平台是第一个系统化应用的环境信息化项目,成为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日常办公、公文流转不能缺少的工作平台.该项目的实施也大大提升了机关办文的工作效率.平台实现了电子化办公和基于流程管理的机关内部电子公文流转.借助办公自动化平台的实施,以及全员技术培训,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机关所有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任何新生事物的初期都会存在挑战和困难,环境信息化工作也不例外.例如,环境信息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还有资金投入不足,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等问题. 环境信息化的里程碑 环境信息化走到今天,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些信息化应用项目扮演着里程碑的角色.徐富春总结主要是2000年以后,环境信息化的投入逐步得到加强,在环境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紧紧结合环境保护部门的技术条件,采用更加符合实际的体系结构和应用系统,调整改造了省级环境信息化系统,增强了系统开放性、实用性和兼容性.伴随着技术系统结构的调整,环境信息系统的适应性增强了,环境信息化应用也易于开展了. 此外,各级环境信息中心加强了环境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应用工作,强化数据分析和综合应用,提出了“数据中心”的基本设计思想.虽然当时的数据中心和今天的数据中心已不是同一个概念,却是今天数据中心的雏形. 另一个意义重大的项目是在2003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承担开发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电子政务综合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建立了统一门户,实现了统一的用户身份管理,整合了环保业务应用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信息资源有效管理和共享.可以说,该平台的成功实施,是环境信息化的一个里程碑.由此,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提出了“整合”的概念,即网络整合、应用整合、资源整合和服务整合,通过综合信息平台,以规范服务的理念、以门户的方式、统一信息基础设施、集成业务应用、整合信息资源,全方位支持环境管理与决策. 基于“整合”的思想,环境信息化也由此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架构,并提出了环境信息化的“三四五”战略架构:三个体系(信息安全体系、标准规范体系、运行维护体系)、四个平台(网络平台、应用支撑平台、数据平台、服务平台)、五大应用(也是环境保护的五大业务:环境质量管理、污染源管理、生态保护、核安全管理与应急管理).从此,环境信息化的能力建设项目和应用系统开发实施都是紧紧围绕“三四五”战略架构不断深化和完善. 这些年,环境信息化以这个战略架构为指导,一方面加强标准规范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一方面强调应用和数据资源开发建设,同时强化信息安全和规范化运行维护.徐富春表示环境信息化工作目前依然会遵循“三四五”战略架构,但也会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以发展的需要调整和完善这个战略架构. 此外,环境信息化工作还有力地支持了环境管理和决策,服务于环境业务应用,并赢得了荣誉.如电子政务综合信息平台获得了部科技进步奖和部委典型应用系统的称号,也与一些兄弟单位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指导,在许多地方环境保护局得到了应用推广.环境保护部的政府网站从2003年至2008年,一直被评为优秀政府门户网站,这也是值得庆贺! 未来环境信息化之路 谈到未来的环境信息化建设,徐富春强调依然要继续完善“三四五”战略架构.对于环境保护系统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问题,国家已安排了专项信息化投入.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要结合“三四五”战略架构的认识和深入,在网络、应用、数据、资源、信息服务五个方面加强能力建设,建设环境保护业务专网,构建环境保护应用支撑平台,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和数据中心,规范提高环境信息服务质量. 今天,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除了环境信息化得到了应有的投入和发展,环境信息化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徐富春介绍近来省市环境保护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和投入也有很大改善,而且各地方不断在“三四五”战略架构的指导下,统筹规划地方环境信息化建设. 不同的单位和个人对环境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目标和方向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在这些年工作实践中,徐富春有自己的体会.他认为环境信息化首先是整合,这种整合不仅在业务层面,也在信息化工作层面.因为环保业务之间,环境数据之间都存在着关联性,整合就是针对关联性入手.第二是协同,徐富春认为环境信息化没有自身的利益,也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目标是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工作服务,将环境管理业务与环境信息化有机的融合起来.这种协同一方面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规范环境保护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另一方面是通过信息化整合不规范的业务流程,使协同更有效.环境信息化需要和服务的主体——环境保护相结合,支持主体的发展,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这就是环境信息化工作的本意.如果说整合、协同是过程中的事情,那么环境信息化最终的目标是环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徐富春认为通过整合、协同将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如何开发出信息资源的价值,支撑好服务好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是最重要的.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必须充分实现环境信息交换和共享.徐富春表示只有通过充分的交换和共享,信息资源的价值才能不断增值,提供全面的环境信息服务.徐富春认为这种服务不仅体现在技术支持上,更要体现在更高层面的管理与决策的支持上,即围绕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产品.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徐富春强调:首先,环境信息化工作需要几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既要考虑技术架构,也要充分考虑应用需求.没有“统一”,常常会造成信息化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其次是对信息化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表现在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也表现在信息技术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徐富春认为信息技术人员需要有技术上的积累,也需要有服务的意识,以及开放和包容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信息化部门才能真正发挥价值,才能推动信息化和业务的有机融合. 面对未来的环境信息化,徐富春已经不局限在原来 “数字环保”的技术概念上,希望在环境信息化与环境保护业务有机融合的基础上,提出“智慧环保”的工作目标.即利用更好的、更有效的感知手段提升环境感知能力;用互联互通平台协同环境管理业务,充分交换和共享环境信息资源;在信息资源广泛利用的基础上,提高环境管理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融合”是环境信息化的发展之本,“智慧环保”是环境信息化的发展目标. 不过,无论我们离“智慧环保”还有多远的距离,从徐富春的谈话中,我们都能感到“智慧环保”正向我们走来,离我们会越来越近! bbs.hbepi.com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