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RT这几天要提纲,如果能将提纲翻译成英语更好,论文题目----浅谈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现在求论文提纲 最近忙工作,没有思路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20:02:48
英语翻译RT这几天要提纲,如果能将提纲翻译成英语更好,论文题目----浅谈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现在求论文提纲 最近忙工作,没有思路呢

英语翻译RT这几天要提纲,如果能将提纲翻译成英语更好,论文题目----浅谈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现在求论文提纲 最近忙工作,没有思路呢
英语翻译
RT
这几天要提纲,如果能将提纲翻译成英语更好,
论文题目----浅谈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
现在求论文提纲
最近忙工作,没有思路呢

英语翻译RT这几天要提纲,如果能将提纲翻译成英语更好,论文题目----浅谈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现在求论文提纲 最近忙工作,没有思路呢
浅谈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
代写论文 www.dxf1.cn
摘要:本文分析了典故成语的特点和它隐合的比喻意义.同时阐述了它与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由于目的
语中存在文化空缺现象,为了使翻译的交际目的成功实现,从跨文化角度翻译典故成语时,归化优于异化.
关键词:典故成语 文化翻译文化空缺 归化 异化

引言
习语足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
表达方式,它包含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英汉
两种语言历史悠久,都包含着大量的习语.至今为止,
国内外的外语类学刊发表了不少有关英汉习语(idoms)
的文章,但就汉语典故成语(idiom with allusion)的英译来
说,还没有学者单独地谈论过它的翻译方法.本文将从
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翻译汉语中的典故成语, 归化和异
化孰优孰劣的问题.

、典故成语
1.定义和特点
典故成语是习语中比较特殊的语言群体, 是固定的
四字结构,它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趣味横
生、意义深远,如“东施效颦” “名落孙山” “叶公好
龙” “邯郸学步”等等,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习惯性地
把英语习语(idom)和汉语成语联系起来.成语承载着
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它与中图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它
是“熟语” 的一种,是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
由四个字组成.
2.隐含的比喻意义
典故成语的定义使我们知道,在使用中我们通常注
重的足它的比喻意义,而不是从字面上看出的意思.例
如:
水落石出(苏轼 后赤壁赋》)
字面含义是水落F去,水底的 头就露出来了.在
具体使用时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于是焉, 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 庄子》)
现在,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
而感到无可奈何.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四面楚歌”现在比
喻孤立无援, 四面受敌的处境.
要想确切地弄清楚典故成语的这种比喻义,译者必
须具备深厚的文化知识,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文化和翻译
1.定义
英罔人类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
(1 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
来,并表述为: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集合体,它包括知
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其在社会上习
得的能力与习惯.” 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
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
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虽然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有很大不同,在典故成语
英译时有很大困难,但不是说中两方人无法互相沟通,
翻译架起了跨文化交际的桥梁.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对翻译作了如下定义: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first in"terms of mean ing
and secondly in term s of style.”(Eugene A Nida,Charles R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1969)
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 而且涉及到两种文
化, 它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目的语文化
(Target Culture)和源本语文化(Source Culture)的桥
梁, 足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互相交际的媒介.
他 时强调“翻译中,意义是最重要的, 形式次
之,对应的形式会丢失源文本(the source text)的文化
意义,这是源文本的交际特点, 这样会阻碍跨文化交
流”(Nida,Th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1996).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为了使人
们互相沟通,源文本的意义应该被清楚地传达,翻译主
要是释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典故成语时,归化应
是最主要的策略.
2.异化、归化
所谓异化、归化是就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转化而
言,前者以源文化为归宿(source language culture
oriented,i.e.culture oriented),后者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oriented,i.e.culture oriented).即
“异化”提倡泽文 .1尽量去适 、照顾源语的文化及
原作者的遣训用字习惯,而“归化”则恰恰相反,主张
译文应尽量适应、照顾日的语的文化习惯,为读者着
想,替读者扫除语言文化障碍.
3.文化空缺
“语言词汇足最 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
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训’『L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
许多方血存在着不对 现缘.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
的角度来说,它的产生是 为每一种语吉都仃它自身所
特有的语言体系和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_I己的生
活习惯、思维方式、语 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
和文化传统, 两种语言之问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
为少见的.一种语 中的训 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
对应或契合的浏,所以 英洋典故成语时必须改变它
的结构形式.
4.举例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具体分析典故成语英泽时,归
化和异化这两种翻洋方法孰优孰劣.
(1)东施效颦(((红楼梦 第3 4章)
译文.“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Yang)
洋文 Zhungzi’S story of the beatutiful Xi—Shi’S ugly
neighbour,whose endeavours to imitate the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David Hawkes)
译文.山EJ《红楼梦》,在处理含有文化特色的 故
成语时,杨宪益先生采用了异化的洋法,把“东施”译
成了“Tung Shih”,一个两方文化中 缺的人物形象,
因此这样的泽文对J:曲方读者来说足毫无意义的. 霍
克斯采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法, 外 读者看来町是妙不
可苦.
(2)愚公移山(《A 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in
English)),Northern Art Printing Company)
泽文.“The Foolish Old Man who removed the
mountains.”(异化)
译文 “the determination to win victory and the couragr
to surmount every dificulty”(归化)
(3)请君入瓮(《A 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in
English)),Northern Art Printing Company)
译文l"Will you kindly step into the jar?”(异化)
译文2“Make a person suffer from his own scheme.”
(归化)
在例(2)中, 洋文采用l芹化的译法把“愚公” 洋
成了“The Foolish Old Man”这样一个贬义的短语,严
重误解了成语本身的内涵.例(3)的徉文同样用异化
译法无法传达出成语本身所表达的J下确意思.而 例中
的译文 都用归化译法翻洋山“愚公移山”和“请君入
瓮”这两个成语的比喻意义.使口的语读 理解了原语
意义,实现了翻泽的口的.
三、结束语
翻译的本质目的是沟通,足让译语读者理解懂得原
文的意思.这就好比把一个人说的话翻译成哑语,再怎
么“说”都没有用, 只有把蜕的话转换或日“归化”成
用手势表示的哑语,才能让聋哑人明白.因此,翻译的
本质目的决定了翻译典故成语时,归化是更好的方法.
但同时, 归化法也并不排斥异化法, 而是两者互为补
充.总之,在翻译时, 采取归化占主导,异化从属的
方法,使两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
译出版公司,2O01.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
版公司,1998.
[3]刘玉杰,钱莲生.汉语成语英译词典[M].北京:北方
文艺出版社,1 999.
[4] 其昌.汉英翻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1990.
[5]工襦祥.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OO0.
[6]许建平[M].“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J].
中 翻译,2002, (5).
[7] 治奄.人学汉英翻洋教程[M].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
社,1999.
[8]许 钧. 代美 翻译理论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
出版社,2001.
[9]夏征农.辞海[z].北京:中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
[10]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2000.
[H]曹雪芹,高鄂.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12]Baker,Mona,In Other Words:Translat/on
Cours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
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13]Hawkes,David,The StOng of the Stone[Z].
Penguin Books, 1980.
[14]Yang,Xianyi&Gladys,A Dream of Mansions[Z].
Bei 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4.
[I5]Nida Eugene A.&Taber CharlesR,The Theory
817d Prac 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
J.BriII,I969.
[16]Nida EugeneA..Language, , 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
cation Press.1993.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

全部展开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问鼎中原 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成语典故:洛阳是东周的都城。楚庄王亲自领兵打败在陆浑一带的戎族以后,又到周定王的边境阅兵,显示楚国势力的强大,想以此威胁周天子,与他分治天下,吓得周定王立即派大臣王孙满去慰劳他。
庄王一见王孙满就问:“我听说大禹铸有九鼎,从夏传到商,又从商传到周,成为世界上的宝贝,现在放在洛阳。这鼎有多大?有多重?”
这一劈头盖脑的问话,把王孙满吓呆了。因为九鼎是大禹治水时,用九州进贡的铁铸成的,它是九州的象征,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把它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它标志着天子的尊严,象征着王位的神圣,从来都是奉若神明,不容许任何人过问的。
王孙满呆了一会,赶忙哈起腰,皮笑肉不笑地说:“大王,这九鼎嘛……小人不敢应答啊!”
庄王用轻蔑的口气说:“那九鼎有什么了不起呀?从楚国的仓库里随便拿出一点废铁就足够铸成九鼎!”
王孙满一听这口气,吓得不敢在这里多停留,赶忙向楚王告辞回洛阳。他一边走一边想:自古以来,任何人不敢过问九鼎,今天楚王问九鼎的轻重和大小,而且那样蔑视九鼎,是把周天子没放在眼里,莫非是想灭周朝而统领天下!他越想越害怕,连忙快步往回跑。
此时,周定王在宫里坐立不安,正等着王孙满的消息。王孙满一进宫,周定王劈头就问:“楚国那个叫旅(庄王的名字)的小子说些什么?他对你的态度如何?”
王孙满急忙下跪,结结巴巴地说:“哎呀,不,不得了呀!这世道变、变、变了啊!”说着呜呜地哭了起来。
周定王见此情景,更着急了,赶忙追问:“你快说,是怎么回事?”
王孙满一边套一边说:“楚子狗胆包天!他,他问九鼎有多大、多重,他还说,从楚国仓库里随便拿出一点废铁,就足够铸成九鼎。”
庄王问鼎,有损于天子的尊严,更是对周朝政权的威胁。这平素被尊奉如神的周定王一听到这个消息,又生气又害怕,一时沉默不语,呆若木鸡。过了一会,他起身一遍又遍地抚摸九鼎。大臣们知道了这个消息,都来安慰周定王说:“陛下放心,陛下万福!九鼎天命所系。天命不可改变,苍天会保佑您!”
围魏救赵 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这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且说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 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
朝秦暮楚 在秦统一中国之前,这里是秦楚两国你争我抢的拉锯之地,本地的百姓在秦兵楚将的滋扰之中,学会了聪明的生存方法。早晨,秦兵打过来了,百姓们便说自己是秦国的良民,把秦国的门牌翻过来,晚上楚军攻过来了,百姓们便说自己是楚国的顺民,把楚国的门牌翻过来,以此保护了自己的生命财产。
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报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最后并找到时机,灭亡吴国。
纸上谈兵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地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的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博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它们活埋了。

收起

浅谈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

摘要:本文分析了典故成语的特点和它隐合的比喻意义。同时阐述了它与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由于目的
语中存在文化空缺现象,为了使翻译的交际目的成功实现,从跨文化角度翻译典故成语时,归化优于异化。
关键词:典故成语 文化翻译文化空缺 归化 异化

引言
习语足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
表达方式,...

全部展开

浅谈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

摘要:本文分析了典故成语的特点和它隐合的比喻意义。同时阐述了它与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由于目的
语中存在文化空缺现象,为了使翻译的交际目的成功实现,从跨文化角度翻译典故成语时,归化优于异化。
关键词:典故成语 文化翻译文化空缺 归化 异化

引言
习语足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
表达方式,它包含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英汉
两种语言历史悠久,都包含着大量的习语。至今为止,
国内外的外语类学刊发表了不少有关英汉习语(idoms)
的文章,但就汉语典故成语(idiom with allusion)的英译来
说,还没有学者单独地谈论过它的翻译方法。本文将从
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翻译汉语中的典故成语, 归化和异
化孰优孰劣的问题。

、典故成语
1.定义和特点
典故成语是习语中比较特殊的语言群体, 是固定的
四字结构,它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趣味横
生、意义深远,如“东施效颦” “名落孙山” “叶公好
龙” “邯郸学步”等等,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习惯性地
把英语习语(idom)和汉语成语联系起来。成语承载着
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它与中图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它
是“熟语” 的一种,是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
由四个字组成。
2.隐含的比喻意义
典故成语的定义使我们知道,在使用中我们通常注
重的足它的比喻意义,而不是从字面上看出的意思。例
如:
水落石出(苏轼 后赤壁赋》)
字面含义是水落F去,水底的 头就露出来了。在
具体使用时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于是焉, 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 庄子》)
现在,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
而感到无可奈何。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四面楚歌”现在比
喻孤立无援, 四面受敌的处境。
要想确切地弄清楚典故成语的这种比喻义,译者必
须具备深厚的文化知识,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文化和翻译
1.定义
英罔人类文化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
(1 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
来,并表述为: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集合体,它包括知
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其在社会上习
得的能力与习惯。” 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
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
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虽然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有很大不同,在典故成语
英译时有很大困难,但不是说中两方人无法互相沟通,
翻译架起了跨文化交际的桥梁。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对翻译作了如下定义: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first in"terms of mean ing
and secondly in term s of style.”(Eugene A Nida,Charles R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1969)
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 而且涉及到两种文
化, 它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目的语文化
(Target Culture)和源本语文化(Source Culture)的桥
梁, 足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互相交际的媒介。
他 时强调“翻译中,意义是最重要的, 形式次
之,对应的形式会丢失源文本(the source text)的文化
意义,这是源文本的交际特点, 这样会阻碍跨文化交
流”(Nida,Th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1996)。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为了使人
们互相沟通,源文本的意义应该被清楚地传达,翻译主
要是释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典故成语时,归化应
是最主要的策略。
2.异化、归化
所谓异化、归化是就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转化而
言,前者以源文化为归宿(source language culture
oriented,i.e.culture oriented),后者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oriented,i.e.culture oriented)。即
“异化”提倡泽文 。1尽量去适 、照顾源语的文化及
原作者的遣训用字习惯,而“归化”则恰恰相反,主张
译文应尽量适应、照顾日的语的文化习惯,为读者着
想,替读者扫除语言文化障碍。
3.文化空缺
“语言词汇足最 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
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训’『L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
许多方血存在着不对 现缘。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
的角度来说,它的产生是 为每一种语吉都仃它自身所
特有的语言体系和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_I己的生
活习惯、思维方式、语 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
和文化传统, 两种语言之问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
为少见的。一种语 中的训 另一种语言中也许没有
对应或契合的浏,所以 英洋典故成语时必须改变它
的结构形式。
4.举例
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具体分析典故成语英泽时,归
化和异化这两种翻洋方法孰优孰劣。
(1)东施效颦(((红楼梦 第3 4章)
译文.“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Yang)
洋文 Zhungzi’S story of the beatutiful Xi—Shi’S ugly
neighbour,whose endeavours to imitate the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David Hawkes)
译文.山EJ《红楼梦》,在处理含有文化特色的 故
成语时,杨宪益先生采用了异化的洋法,把“东施”译
成了“Tung Shih”,一个两方文化中 缺的人物形象,
因此这样的泽文对J:曲方读者来说足毫无意义的。 霍
克斯采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法, 外 读者看来町是妙不
可苦。
(2)愚公移山(《A 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in
English)),Northern Art Printing Company)
泽文.“The Foolish Old Man who removed the
mountains.”(异化)
译文 “the determination to win victory and the couragr
to surmount every dificulty”(归化)
(3)请君入瓮(《A Dictionary of Chinese Idioms in
English)),Northern Art Printing Company)
译文l"Will you kindly step into the jar?”(异化)
译文2“Make a person suffer from his own scheme.”
(归化)
在例(2)中, 洋文采用l芹化的译法把“愚公” 洋
成了“The Foolish Old Man”这样一个贬义的短语,严
重误解了成语本身的内涵。例(3)的徉文同样用异化
译法无法传达出成语本身所表达的J下确意思。而 例中
的译文 都用归化译法翻洋山“愚公移山”和“请君入
瓮”这两个成语的比喻意义。使口的语读 理解了原语
意义,实现了翻泽的口的。
三、结束语
翻译的本质目的是沟通,足让译语读者理解懂得原
文的意思。这就好比把一个人说的话翻译成哑语,再怎
么“说”都没有用, 只有把蜕的话转换或日“归化”成
用手势表示的哑语,才能让聋哑人明白。因此,翻译的
本质目的决定了翻译典故成语时,归化是更好的方法。
但同时, 归化法也并不排斥异化法, 而是两者互为补
充。总之,在翻译时, 采取归化占主导,异化从属的
方法,使两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
译出版公司,2O01.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
版公司,1998.
[3]刘玉杰,钱莲生.汉语成语英译词典[M].北京:北方
文艺出版社,1 999.
[4] 其昌.汉英翻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1990.
[5]工襦祥.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OO0.
[6]许建平[M].“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J].
中 翻译,2002, (5).
[7] 治奄.人学汉英翻洋教程[M].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
社,1999.
[8]许 钧. 代美 翻译理论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
出版社,2001.
[9]夏征农.辞海[z].北京:中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
[10]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2000.
[H]曹雪芹,高鄂.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12]Baker,Mona,In Other Words:Translat/on
Cours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
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13]Hawkes,David,The StOng of the Stone[Z].
Penguin Books, 1980.
[14]Yang,Xianyi&Gladys,A Dream of Mansions[Z].
Bei 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4.
[I5]Nida Eugene A.&Taber CharlesR,The Theory
817d Prac 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
J.BriII,I969.
[16]Nida EugeneA.。Language, , ture and Translating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
cation Press。1993.

收起

我不懂你什么意思...说明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