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抗日名将张灵浦葬在何处?其后代现在干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17:51:38
请问抗日名将张灵浦葬在何处?其后代现在干什么?

请问抗日名将张灵浦葬在何处?其后代现在干什么?
请问抗日名将张灵浦葬在何处?其后代现在干什么?

请问抗日名将张灵浦葬在何处?其后代现在干什么?
张灵甫被葬在孟良崮的石山中,虽有石碑,但下葬具体的位置,目前已无人知晓.
其妻其子现在都在上海.他儿子叫张道宇.

妻子王玉龄、儿子张道宇
王玉龄生于1928年 安徽籍 (而1928年农历六月二十六日,王玉龄出生这天,十七年后成为她夫婿的张灵甫,此时正在蒋介石部队的第一军里担任连长,正在中原战场和唐生智的湖南兵进行鲜血淋漓的厮杀。)幼时随家迁居湖南长沙,王家从安徽的老宅举家西移南迁,朔江而上,落足湖南,祖辈经商,父辈为官,立业起家,勤劳节俭。到王玉龄出生的时候,家中早有良田千顷,一家人三世同堂,人...

全部展开

妻子王玉龄、儿子张道宇
王玉龄生于1928年 安徽籍 (而1928年农历六月二十六日,王玉龄出生这天,十七年后成为她夫婿的张灵甫,此时正在蒋介石部队的第一军里担任连长,正在中原战场和唐生智的湖南兵进行鲜血淋漓的厮杀。)幼时随家迁居湖南长沙,王家从安徽的老宅举家西移南迁,朔江而上,落足湖南,祖辈经商,父辈为官,立业起家,勤劳节俭。到王玉龄出生的时候,家中早有良田千顷,一家人三世同堂,人丁兴旺,富甲一方,成为湖南名副其实的望族。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如此人家,竟然几十年如一日,严守传统的家风,始终保持和发扬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老少和睦的家庭美德。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一团和气;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无不称道。
王玉龄的父亲王树南是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生(保定第六期人才济济,顾祝同、余汉谋、叶挺、赵博生、王东原、韩德勤、钱大钧、王伯龄、上官云相等,皆是他的同窗),而她的伯父则是该校第一期的毕业生。他们都是在取得祖父同意后报考这所军校的。
而王玉龄的母亲家里荣华富贵,十分显耀,罗家祖先带兵打仗,屡立军功,曾被大清皇帝册封为罗武勤公,做官做到了兵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外祖父娶妻李氏,大清两江总督的女儿,也就是王玉龄的外祖母。
综其家世背景,王玉龄可算是实实在在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金枝玉叶”了.
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在中国现代史上鼎鼎有名,1933年,它成了王玉龄的母校。这学校,何叔衡做过校长,毛泽东做过主事,湖南省老省长唐生智的弟弟唐生明在这里做过学生,他们三人同榻而眠,相知甚深,将近一年;何、毛还在此成立了共产党组织(那时叫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还在这里办喜事,娶了杨开慧为妻……风云人物,湘乡名流.
以说王玉龄走进了一所不平凡的学校,推敲起来,这个小姑娘走进一师附小,成为毛泽东的校友时,毛泽东他们出校门还不到六年,杨开慧因革命而英勇就义还不足一年。当然,尚在童年的王玉龄不知道这么多,也不可能想到这么多,这些与湖南与长沙与革命有关的历史知识,她是后来才知道的,但那时她还是个孩子,她是在完全不自觉的状态下和这些惊天动地的历史人物联系到一起的。先后四年,她踩着他们的旧迹,听着他们的传奇,渐渐长大,慢慢感悟这所不平凡的学校。先后四年,她读子曰诗云,学加减乘除,习汉语,懵懵的,傻傻的,乖乖的,给老师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提起来,大家都笑。
刚读到四年级,日本人就打进中国,从东北一路扫荡南下,占了湖南,进了长沙。东洋鬼子见房就烧,见人就杀,与禽兽无异。王家,还有成千上万户人家于是开始逃难。四年级,五年级,王玉龄一边跟着家人逃难,一边跟着家庭教师读书学习,整整两年,最后逃到慈利——湘西一个偏远的小县城,才能够停下来,进入正规学校,读六年级。
什么叫异族入侵,何为抗战?千金小姐刻骨铭心,有了深刻体验,为此,十五岁那年她曾经义愤填膺,热血沸腾,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强烈要求去当兵!母亲一听,流着眼泪就笑了。
母亲说女儿呀,你能干什么,打炮子吗?
王玉龄说:不会!
母亲问:带兵吗?
王玉龄说:也不会!
母亲问:那去干什么?
王玉龄想了想说:可以给伤兵烧茶!
母亲问:你会烧茶吗?
王玉龄这才想起自己原来不会烧茶,甚至不会穿衣服——十岁以前,每天醒来,都是家里的用人帮着穿衣服,她只管伸开两只胳膊,等着,真是四体不勤呀。从头到脚穿好了,还没睁开眼,还没有完全从梦中醒来。
十五岁的娇小姐,不仅仅只会读书,还会记仇,她把日本人牢牢记住了。无论在台湾生活,还是赴美留学,不管出国还是回归,不买日本货,也从不正眼看日本人;当听说日本强盗用中国人的血汗钱建起了一个光华寮,并且几十年如一日窃为己有时,她怒不可遏,率先举义,帮助中国政府打官司。在那个年代,整整一代人,不分贫富,无论贵贱,因为日本人的入侵,个个美梦变噩梦,因此,人人记恨日本兵。
1945年,抗战胜利后,经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的程潜主婚,年仅17岁的王玉龄与上海金门饭店和一代抗日名将——时任国民党七十四军中将军长的张灵甫结为了夫妻,这对英雄才子碧玉佳人的结合轰动一时,引为佳话.婚后两人一直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直至1947年5月16日,张灵甫在解放军华野五大主力纵队的包围下战死孟良崮.唐诗人张籍有名句:“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如是情景可谓是王玉龄的写照。
在七十四军,在所有的将校军官太太中,王玉龄岁数最小,但该军好多老人都评论说,她最懂事。好多太太比她大,有的大一倍,却没她宽容,也没她娴静,不像她那样天高云淡,与世无争。
所以一直到现在,在七十四军,无论军人眷属,不分官长士兵,她没有敌人,只有朋友。
张灵甫在的时候,七十四军的人都赞赏她;后来张灵甫不在了,该军的人更加尊重她——20世纪70年代,她从美国回台湾,七十四军的老人坐了满满二十桌,一个接一个的端着酒、流着泪敬她……
张灵甫死时,王玉龄才19岁,且上有老母,下有幼儿,一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寡妇的处境可想而知。新中国成立前夕,王玉龄携老母、幼儿去了台湾。作为国民党追赠陆军二级上将的遗孀,而且张灵甫又是蒋介石爱将中的爱将,王玉龄本可依靠抚恤金以度日,可是她想到自己应该继续学习,自谋事业。在张灵甫死后的第6年,25岁的她在当时台湾陆军总司令孙立人(系王玉龄的姨父)的私人帮助下,办了去美国的护照,留下老母和6岁的幼儿,只身去了美国求学。
1953年,王玉龄考入美国纽约大学财会专业。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她上午做文秘工作,下午和晚上到大学听课。通过4年的苦读,王玉龄以品学兼优的成绩毕业了。其后,在罗斯福医院任会计2年,后在五星级饭店———朴拉沙饭店工作3年,最后在美国航空公司工作21年直到退休。
王玉龄女士虽然在美国过着优裕的生活,但每当夜深,她总在深情地怀念着祖国和故土。她这种思念家园的心愿,后来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终于如愿以偿。
1973年秋,周恩来总理从海外华人口中得知王玉龄女士在美国的情况后,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回来观光旅游,欢迎她叶落归根。当她想到能一睹祖国风貌的时候,欢愉之情顿涌心头。可是她又想起自己的丈夫张灵甫生前与人民为敌,回归之举,吉凶难卜。直到后来,她正式接到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黄华的一封信,信中再度向她发出热情的邀请,她终于打消了一切顾虑。同年9月,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和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她终于踏上了阔别25年的故土,在北京受到周总理的秘密接见。此后她每年都回国探亲访问,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自由地由美国来华的华人,仅有她和杨振宁教授。
在诸多大事大非面前,她都能以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为重。日本在占领我国宝岛台湾期间,利用剥削台湾人民的血汗钱以台湾政府的名义在日本东京最为繁华的地段购买“光华寮”和“清华寮”两幢价值可观的大厦,而其产权证在日本人手中。日本投降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未交给中国政府。
但是日本人亦感理亏而不敢使用此房。王玉龄获悉此事后,通过不懈的努力,将“光华寮”、“清华寮”两幢大厦的产权证复印件交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随后,该房即归属北京中央政府。当时负责这方面事情的日本华裔律师主张将房屋交给台湾政府,王玉龄找到该律师,明确地指出日台无官方关系,交给台湾是违法的,阻止了该律师的错误行为。
在台湾“总统”大选期间,她和她的亲友始终坚持一条,谁致力于两岸,他们就选谁,毫不含糊地同陈水扁之流斗争到底。
随着岁月的飞逝,王玉龄老了,可是她的晚年却充满了天伦之乐。她的母亲王罗希韫直到去年百岁高龄才仙逝。她是母亲的独生女,1948年母亲随她去台湾,尔后,她在美国工作时,母亲又随她移居美国,母女俩一直相依为命。母亲暮年思乡,为了满足母亲的乡恋,她于1997年7月偕母回到故乡湖南跃沙,一直在家乡陪伴老母到去世为止。
王玉龄与张灵甫所生的惟一子女张道宇先生,现亦已年近花甲,浮沉商海多年。他在台湾创办了美菲企业有限公司和美陇企业有限公司,经营童装,生意兴隆。王玉龄平时除读书或做其他消遣外,有时还协助儿予搞些商务,间或去西安等地看望张灵甫前妻的儿女.
王玉龄于2008年7月2日来北京参加张灵甫将军的文化衫首发活动,身体健康,精神很好。只是提起丈夫,还是会动情落泪,深情不为岁月改变。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