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课外文言文(初中)快!急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0:33:10
5篇课外文言文(初中)快!急用

5篇课外文言文(初中)快!急用
5篇课外文言文(初中)快!急用

5篇课外文言文(初中)快!急用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范仲淹作墓志


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①见之.”明日以示尹.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希文怃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

【注释】①师鲁:尹洙的字.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诚为清佳 2.此正起俗儒争论也

3.赖以示予 4.不然,吾几失之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



2.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



三、回答下列问题.

1.范仲淹有远大的抱负,体现在他曾说的“ , ”一句中.

2.尹洙对范仲淹说这样的话的用意是

一、1.诚然 2.引起 3.依靠 4.失误 二、l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不可以不谨慎啊. 2.但是现在没有这些官职名称,后代必然会产生疑惑. 三、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写文章要对后人负责,一定要认真、慎重.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三朝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②独下帷绝编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 患: ②迨能倍诵乃止 迨:

③迨能倍诵乃止 乃: ④咏其文 咏: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 用力多者收功远.

B.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 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写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其中化用的表现孔子读书勤奋的成语是 .

1.①担心.②等到.③才.④吟咏. 2.D. 3.C. 4.韦编三绝.
课外文言文段《义猴》读练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这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这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2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惟一女远适他乡 B.老者暴卒
惟吾德馨 士卒亡者过半
C.乃俱归 D.仍牢守故宅
吾谁与归 彼竭我盈,故克之.
24.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猴子从家里一直哭到乡里,乡里人也跟着掩面哭泣.
B. 猴子在乡里哭了一遍又一遍,乡里人帮它一起哭.
C. 猴子在乡里到处哭着(求别人帮助),乡里人于是资助掩埋了(老者)
D. 猴子一遍又一遍的哭声惊动了乡里人,大家竟然资助掩埋了(老者)
25.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

23.A 24.C
25.例:①我觉得文中的猴子对养之五年的老人有情有义,那么我们做人更应该有情义.
②我觉得文中的猎人富有同情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主动关心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③文中的乡人不但出钱掩埋了老人,而且给死去的猴子立了一块碑,由此可见他们的善良与淳朴,这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此外还可以从老人或老人的女儿的角度来回答.


课外文言文段《盲子失坠》读练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只管)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乎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执一隅以自矜严(矜持自负)者,视此省哉!
1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有盲手道涸溪 道: ②视此省战 省: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译:
②久之,力惫,失手坠地
译:
14读了这则寓言后,你获得了哪些
答:
12.道:取道,过(或走).省:醒悟,反省.
13.①不要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坚实的土地了(或下面就是土地了).
②过了很久,(他)精疲力尽(或疲惫不堪,力气用尽)了,一松手就掉到了地上
14.①要勇敢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所吓倒.②走出思维的定势,战胜自己.③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

课外文言文段《郑人逃暑》读练

郑人逃暑①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 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9.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分)
10.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2分)

7、⑴:移动 ⑵离开
8、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9、“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10、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杨修颖悟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出门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而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使人题门作“活”字 2.即令坏之

3.众莫能解 4.次至杨修

二、选出下面“夫”字义项的正确答案,填人括号中.

A.丈夫 B.发语词 C.那 D.成年的男子

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2.夫战,勇气也( )

3.其夫呓语( )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三、指出下列疑问句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1.复何疑?( )

2.且焉置土石?( )

3.子何恃而往?( )


一、1.写 2.拆毁 3.理解 4.按次序 二、1.C 2.B 3.A 4.D 三、1.何 2.焉 3.何

王勃故事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①命其婿作序以夸客②,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③,然④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⑤,乃矍⑥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⑦,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⑧,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注释】①宿:事先.②夸客:向宾客夸耀(女婿的才能). ③勃:指王勃. ④泛(fàn)然:轻松、愉快之意. ⑤语益奇:(勃文)语益奇. ⑥矍(jué):惊惶貌. ⑦属(zhǔ)文:写文章.属,连缀. ⑧寤:睡醒.

【阅读训练】

一、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寤”的意思与学过的《狼》一文中“ ”(填一词)的意思相反.

二、选出对画线句子“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的意思理解准确的一项( ).

A.因此拿出纸和笔来请遍所有的客人(作序),(客人)没有一个敢当真的.
B.于是,拿出纸和笔逐一请客人(作序),(客人)没有一个敢承当的.
C.于是,出示纸和笔邀请所有的客人,(客人)没有一个敢来的.
D.因为出示了纸和笔遍请客人来吃饭,(客人)没有一个敢答应的.

三、都督开始为什么对王勃的欣然接受不高兴?后来又为什么改变了态度?


四、请用自己的话回答,王勃的创作过程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一、寐 二、B 三、都督想让女婿在众宾客面前“露一手”,而王勃年少气盛,不知谦让,都督因而生气.没想到后来王勃文章越写越新奇,都督也就心悦诚服地改变了态度. 四、开始并不怎么着意构思,而是先研磨好几升墨汁,接着痛快地喝酒,再将被子蒙在脸上睡觉,等到睡醒后提笔;一挥而就并且一字不改.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处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全部展开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处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