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作文(要有一条线索,一处景点,一个背景介绍,一种情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9:49:26
长城——作文(要有一条线索,一处景点,一个背景介绍,一种情感)

长城——作文(要有一条线索,一处景点,一个背景介绍,一种情感)
长城——作文(要有一条线索,一处景点,一个背景介绍,一种情感)

长城——作文(要有一条线索,一处景点,一个背景介绍,一种情感)
长 城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长城的修建从 公元前七世纪开始,至明代持续了两千多年.长城大都建筑在崇山峻 岭之上,显得雄奇险峻,气势磅礴,宛如奔腾的巨龙,堪称中华民族象征.历经2000多年的修建,是世界最长的人工建筑,也是世界七大迹之一.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不到长城非好汉”
在历史上,长城曾经被多次重建和修复,其中最大的重建工程发生在明朝.北京地区现存的长城,修建于明代(公元1368-3644),因拱卫京师及明祖宗陵墓,故十分重视.蓟镇长城,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奔腾与崇山峻岭之中,令人胸襟开阔,思绪万千.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现今保存得最好的一段,也最具代表性.这段长城用巨型花岗岩条石和大型城砖砌成,墙身高大坚固,城墙高8.5米,下宽6.5米,上宽5.7米,可容纳匹马并行,10人并进.沿山脊建筑,随山势起伏而曲折,气势磅礴.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这里有南,北两处高峰,最高点海拔约1000米.站在长城的峰顶上,极目远眺,群峦耸立,连绵不断,长城从远方云岗深处奔腾而来,又朝天蜿蜒而云,不见首尾.西望怀来盆地绿茵萋萋,官厅水库闪闪波光,南眺北京,天气晴好时,可看到楼海无尽,北边山谷中,公路如线,逐渐消失在群山之中.真可谓山河壮丽,气象万千. 八达岭长城, 地势险峻,依山而建,是明朝京城的北大门和军事要地,它包括关城 和城体及敌台、墙台、烽火台等,关城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这一段 长城墙身高大坚固,重要隘口修筑有“内三关”,“外三关”,为驻 防重地.墙体用长方形大条石砌筑,上面垒砌特制的大城,砖墙身平 均高度近8米,墙顶用方砖铺砌宽约6米,可容5马并驰,10人并行. 墙顶外侧筑有高1.7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口.内侧筑有起护 栏作用的宇墙,城墙每300-500米筑有堡垒工的方形城台,有的为楼 层建筑,上有了望也和射口,下层有券洞,供守城军士住宿,储存军 械食粮.在长城沿线的险要处和交通要道上筑有碉堡、烽火台.遇到 敌情,烽火台可传递情报,发号施令.
八达岭海拔1000米,绵延曲折的长城如巨龙腾飞于重山峻岭之上, 这座巨大,浩瀚的工程,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 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
在八达岭南10多公里有居庸关,是著名古关城.居庸关位于北京 北郊昌平县南口以北,距北京市区约50公里.它是太行山八大关隘之 一,东接燕山支脉军都山.这里早在汉代已是通向蒙古高原的交通咽 喉,公元5世纪北魏时在此建城筑关.明代再此构筑关城并设水、陆 两道关门派重兵把守,现存明代人工关城和关门以及元代城中塔基它 是用汉白玉筑成的,远望如云,故后人称云台.台顶长25.8米,宽 12. 9米,其上有大殿柱,基四周有汉白玉火焰柱栏,栏下有排水装两 用的石雕龙台.台下券门洞口有童国骑兽、金翅鸟、蟠龙、鲸鱼、大 象等浮雕,门洞内布满精美的千佛,天王等浮雕,以及珍贵的梵、 蒙、维、汉、西夏等6体经文.关北有阅武场遗址.附近青龙桥火车站有我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墓园、纪念馆.
八达岭长城
中国长城的一段.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南部.八达岭地处居庸关关沟北口 ,地势高峻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八达岭长城修筑得格外坚固.其关城有东西两座关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嘉靖、万历年间曾加以修葺.两门均为砖石结构 ,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京张公路从城门中通过,为通向北京的咽喉.从北门锁钥城楼左右两侧,长城沿山脊延伸,依山而筑.城墙高低不一,平均高度约7.5米,墙的下宽约6.5米,顶上宽约5.8米.可容五马并骑,或士兵十人并行.城墙下为条石台基,上部为巨砖墙壳,内部填以黄土和碎石.墙顶地面铺砌方砖,顶部内侧为宇墙,外侧为垛墙 ,垛墙上有垛口(望口)和射洞,用以镃望和射击敌人.
城墙上每隔 30~40 米或100~200米,于险要处筑一堡垒式堡台.堡台建筑于山脊的高处、城墙的转角处或险要之地.堡台有高有低.高的叫作敌楼,上层有垛口可以镃望射击,下层有券洞、射口可以住宿、射击 、屯储火药和粮食.低的为墙台,高度与城墙差不多,但突出于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原来上面还有房屋建筑用于士兵休息,现仅存地基.
在八达岭城墙向外眺望,远处还有零散的烟墩,上筑垛口 ,是守卫八达岭长城的警戒设施 .出北门锁钥关门不远,有明隆庆五年(1571)筑成的一座砖城,名岔道城,是八达岭前哨指挥处所在,可驻军 800 余人,并可储备大量的军械于此.八达岭长城在明代盛极一时,到清代后就失去其防御的历史作用,不再修葺.经多年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而日渐荒芜.1949年以后曾多次整修八达岭关城、关门及南北各4个敌台.1978年又重建了居庸关外镇的城楼.八达岭居庸关,翠岭重叠,花木葱茏,早有居庸叠翠之称,古代燕京八景之一,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长城
长城修筑的历史悠久,工程雄伟浩大,是世界少有的奇迹.长城东西南北交错,绵延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现在我国新疆、 甘肃、 宁夏、 陕西、 内蒙古、 山西、河北、北京、 天津、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峰火台的遗迹.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就达3万多里.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而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除运土、运砖可以用毛驴、山羊能爬山的牲畜外,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
万里长城的工程量,据粗略估计,仅以明朝修筑为例,若将其砖石、土方用修筑一道厚1米、高5米的大墙,可环绕地球一周有余.如果用来铺筑一条宽5米、厚35厘米的马路,那就能绕地球三四周了.如果把所有朝代所修的总计10万里来计算,则这道长墙可绕地球十几周,这条马路,可绕地球三四十周.
“因地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四顾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有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收“易守难攻”之效.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 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长城,作为一顶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长城的位置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仝里,帮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长城现在的作用
以雄峙中国北方大地的万里长城为中介的南北广大地域所构成的长城带,横贯今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和吉林、黑龙江、青海、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相当一部分地区,也包括历史时期处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朝鲜半岛的若干地区.其范围南北宽约数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东西长约数千公里.长城带自远古至今居住着众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是观察和理解长城带一切事物的关键所在.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城带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又融合生成,它们都与当今分布在长城带的20多个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无论已经消失的还是至今继续发展的各民族,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目前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长城学、民族学及中国民族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长城带的经济结构与民族格局
经济文化结构 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所构成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决定了整个中国大陆古代经济、文化大致分为东西两大区和南北三带的天然布局.东西两大区即北起兴安岭,经燕山、阴山、贺兰山、岷山至横断山脉一线,以东为农业经济发展地区,其西是畜牧业(间有河谷或绿洲小块农业)经济发展地区.三带即秦岭、淮河以南为水田农业经济发展带;秦岭、淮河以北至阴山、燕山以南和东北平原是旱作物农业经济发展带,阴山以北,贺兰山以西为畜牧业经济发展带.两区三带的天然布局,构成中国大陆古代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类型.长城带包含了整个旱作农业经济发展带和畜牧业经济发展带的大部,构成一个完整独立的经济体系.经济上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补充,两种经济相互依存,互相补充.文化上以农耕文化为主导,农、牧两种文化相互渗透和吸收,不断汇聚与辐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农业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发展起来,成为整个中国农业经济、文化的腹心,并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交流汇聚的中心.在整个畜牧业经济区,自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的内蒙古大草原,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成为畜牧业经济、文化的腹心.长城就坐落在这两个经济、文化腹心的自然交汇处,它是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的产物.长城既将
两种经济、文化隔开,又将两种经济、文化联结在一起.
民族格局 民族格局总是反映着地理的生态结构.两大经济、文化腹心的形成,标志着两大系统民族的初步形成.西周以降,长城以南的农业区形成华夏民族,近长城以南的黄河中下游,经济文化处于领先地位,建立起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长城以北畜牧业地区,也于战国末形成以匈奴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的匈奴奴隶制政权.长城的修建,成为中国古代民族形成的标志.而秦汉的长期统一,铸就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雏形.自秦汉至明清,匈奴、氐、羌、东胡、乌桓和鲜卑、突厥和回鹘、党项和契丹、女真、蒙古等古代民族反复汇聚长城带,逐鹿中原,形成古代民族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高峰,进行一次次民族融合,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民族实体消失,又一些新的民族实体诞生.到元、明后期,长城带的近代、现代民族实体都先后形成,构成长城带当代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长城带的民族关系
长城带古代的经济、文化结构与古代民族的构成格局,决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地区与畜牧业经济地区的关系集中表现于长城一线,其农业经济、文化与畜牧业经济、文化的对立统一也沿长城一线展开.与此相适应的中国古代的民族问题也集中于长城一线,表现得异常突出,无论是民族间的联合与交流——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还是民族间的斗争——军事的、政治的——都沿长城一线展开,它对于主体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主体民族与长城带各民族的关系,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都曾起过重要作用.这是由于中国古代经济体系一分为二、农业经济与畜牧业经济的对立统一所决定的.
长城带经济、文化的对立统一与发展 农业和畜牧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产方式,农业需要人员定居稳定生产,而畜牧业人员却在流动中放牧,两种生产方式各有其不同特点,因而农、牧两大类型的经济、文化,自古就有矛盾的一面.畜牧业生产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使之对农业有很强的依赖,又常常造成两种经济、文化的失衡,出现严重的对抗.而古代牧区保留的部落亦兵亦民的集群社会组织,很容易形成军事优势,有时进入农业区掠夺,给农业区造成极大破坏.长城的修筑与存在,便起到了把农、牧两个民族隔离开来,借以增强对畜牧业民族掠扰的抗御能力,使之不能轻易得逞,从而有利于保护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和先进的生产方式,有益于社会生产力和封建文明的发展与积累.自秦汉至明,控制中原地区的历代统治者,多数都利用农业社会的强大组织力量,不断修筑长城,同时采取大规模向长城带沿线移民、修筑交通通道、开拓边疆新区域的举措,促进了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而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交通孔道的打通,长城的延伸,使畜牧业经济地区一分为二,削弱了游牧民族对中原农业区的威胁,使中原农业区与新疆南部农业区联结成为统一体.随着历史的发展,这条通道进而形成为联结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非洲的走廊和重要枢纽,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和国内东、西部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与辐射的极其重要的输送线.所有这些,为中原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扩散提供了广泛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类型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相互促进的关系.农业经济既需要畜牧业为自己提供农耕、运输用的畜力和战马、牲畜、皮毛、珍贵药材等畜 力和物力,也需要不断向畜牧经济区出卖农副业及手工业产品等,使畜牧业经济地区成为农业经济地区的重要商品市场;而畜牧业经济不仅需要农业经济地区提供粮食、布疋和铁、铜、锡、金、银、陶器等各种手工业品,而且也需要出卖自己的皮毛、药材等产品,这样便促使了两种经济的贸易交换沿长城一线不断展开.自秦汉至明清,长城沿线的许多关口,在历史上成为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系统民族交易的场所或中心,加之特殊情况下的民族之间的抢掠,使农、牧业产品沿长城一线集散,长城一线也就成了国内最大的贸易市场和物资供求、集散基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关口逐渐发展成为长城沿线的重要城镇.可见,长城既保证了农业经济、文化与畜牧业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又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补充提供了场所和方便;又起着调解两种经济,使农、牧业经济朝着主辅相互配合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城又是农、牧经济的汇聚线.因此,长城不单纯是曾起过将两种经济、文化分割开来的作用,更重要的还曾担负着将两种经济、文化联结在一起的重任.
修建长城的历史人物功过
二千多年来秦始皇被大多人视为暴君,人们批评他焚书坑儒、修长城、广建宫室,大兴土木;然而亦有人赞扬他为“千古一帝”,肯定他开统一之局、统一度量衡、奠定中华版图之贡献.那么,秦始皇究竟是暴君亦或是千古一帝呢?这个其实是你从怎样的角度去评价他.角度不同评价自然不同,所以才有两个不同的秦始皇.
其实,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肯定“人”的性格是立体的,即是说性格是多方面的,不可片面下定论,评价秦始皇也一样.我们常说秦皇修长城、建宫室,劳民伤财,然而在秦代那个时代,建筑技术不发达,要建一个如长城般的军事防线,不动用大量民力,行吗?虽然为人民带来痛苦,但却为秦代建成了坚固的防线,抵御匈奴入侵,也为后来的历代提供了基础,这不可以说是功吗?
秦代甘肃东部长城,是当时甘肃自有历史以来最具规模的一次营造建筑活动,也是甘肃人民在秦朝时一次最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秦长城西段的建成,对于保护甘肃东部社会经济的稳定河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秦在胜利击败匈奴贵族的侵扰之后,为了巩固在战场上取得的成果,始皇又命蒙恬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
长城的兴修,始于战国年间.当时,魏、赵、楚、齐、燕、秦等国都筑过长城.其中有的修在内地,而主要是修在北方与一些少数民族接壤的地段.如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燕为防御东胡,“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秦早在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就曾“堑洛”,即沿洛河修城以防魏.秦惠文王后元元年(公元前324年),又曾“筑上郡塞”以御赵.秦昭襄王时,还在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根据这些长城修筑的实际效用,秦始皇深感要防御匈奴贵族再次南下,继续营造一条规模更大的长城是十分必要的.
登八达岭长城今天,我们去爬八达岭长城.机会难得,我格外兴奋!
开始爬长城了.我拉起爸爸的手一步两个台阶地往上冲,不一会儿就把妈妈甩在了后面.我神气十足地跑着,风轻柔地抚摸着我,使我感到无比凉快!
到了第一个烽火台,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箭(jiàn)窗”那儿看风景.什么叫箭窗呢?爸爸告诉我:“‘箭窗’是古代打仗时朝外射箭的地方,射手在那里射箭,既看得远,又能够藏身.”瞧,古代人多聪明啊!
我们继续往上爬.石阶已经铺了上千年,虽然被许多人踩(cǎi)过,却依然坚固.爬着爬着,我发现每隔一段台阶就有一个低于台阶的小沟沟,这是干什么用的呢?爸爸说:“这是泄(xiè)洪用的.遇到大雨,当水快淹(yān)到烽火台时,就会从小沟沟排出去,以免淹到更高处.”古代人真是聪明,竟然能想出这种巧妙的抗洪办法,真是太了不起了!
终于,我们到了八达岭长城的最高点——“好汉坡”!我真是兴奋到了极点,在上面又蹦又跳,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啊,好舒服啊!我站在“好汉坡”上,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长城,心里不禁感叹道:“这巨龙般的长城,是建造者们花多少工夫才建成的啊!”
我们在长城上合完影,就下去了.我一边下,一边恋恋不舍地往后看,真希望能再多待一会儿!
下了长城,我又抬头向上望去.长城依然是那么庄严、古老,它铭(mínɡ)记着千千万万无名英雄的无私奉献!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学校不上课放假,这对我来说已经够快乐的了,可爸爸、妈妈起了一个大早,陪同我一起前往临海市国家重点历史文化保护景区—江南长城游玩,我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当我们来到临海长城,在长城脚下,抬头望去,那高高的台阶蜿蜒无尽,仿佛是一条通向蓝天的云梯,又好像似一条青龙横候卧在绵延的山峰上.
沿着台阶上去,来到了第一座城门“揽胜门”,那古代的情景立刻出现眼前,城门是一座两层的古建筑,两面仿古的旗帜迎风飘扬,增加了古色古香的情调.第二层楼是“湖山一揽”,站在那里放眼望去,“东湖公园”宛如一幅油画,尽收眼底,我想“湖山一揽”也许就是这样得来的.
走了一段路,我们来到了第二座城门“顾景楼”,站在楼顶几乎大半个临海市清晰可见.再往上走,我们终于登上了长城的最高楼“白云楼”,“终于到顶了!”我高兴地喊了起来.站在“白云楼”上,整个城市的面貌尽收眼底,你看那幢洁白的高楼是临海市最高的建筑,远处的那条“白带子”是通向大海的永宁江.
这时我才注意到青砖砌成的长城墙壁上爬满了不知名的藤蔓,路面也变得陡峭,有的还裂开了缝,生长出许多顽强的小草,也许这是当年戚继光抗击倭寇时留下的伤痕,它记载着中华儿女不屈历史,记载着古长城的悠悠岁月.想到这里,我眼前浮现了当年尘土飞扬的战场.一个个中华的好儿女,冒着生命危险,战胜了倭寇一次又一次的侵犯.长城上的一道道的痕迹,记载下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江南长城”使我了解到古代人的聪明才智,也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
找错
1、“揽胜门”和“顾景楼”是同一个城门.
2、灵江,不是“永宁江”(小朋友竟然知道“永宁江”)
3、临海市最高的建筑不怎么“洁白”吧
作者简介:
作者:徐同欣
性别:女 年龄:10
学校:枣阳市私立实验小学四(一)班
年级:小四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参加了市妇联举办的北京科技夏令营.刚到北京,我就嚷嚷着要去登长城.妈妈说,天太热了,等下午天凉快些再去吧.我说:“就不嘛!”最后妈妈终于答应了我.
乘上车,我们很快就到了长城脚下.买了门票,我们上了路.走了好长时间,累得我大汗流淌淋漓.我抬头一看,天啊!还有那么远的路,我不禁大惊失色.但为了那张昂贵的门票,为了我心中“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梦想,我顿时力量倍增,使出学浑身解数,向上不停地爬了起来……
向上的路非常陡.我正想退缩,抬头一看,一个金发小姑娘一不小心摔到在我面前.我刚想上去扶她,出乎意料的是那位小姑娘迎着骄阳坚强地站了起来!看到这里,我咬了咬牙,下定决心,使出吃奶的劲,接着向上爬了起来……
等到汗水再次打湿了衣服,皮肤被火辣辣的太阳烧伤了一大片,我开始了犹豫,实在不想爬了!这时我又想起那位可敬的小姑娘,我仿佛注入了兴奋剂.顿时来了精神,又一个劲地往上爬了起来.一不小心,我跌倒了,可我还是坚强地爬了起来,我在心里说:“相信自己,你一定行!”
终于,我爬上目的地“好汉坡”!我迎着火炉般的太阳,举目眺望盘绕在群山之中的蜿蜒巨龙--长城,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长 城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6700公里.长城的修建从 公元前七世纪开始,至明代持续了两千多年.长城大都建筑在崇山峻 岭之上,显得雄奇险峻,气势磅礴,宛如奔腾的巨龙,堪称中华民族象征.历经2000多年的修建,是世界最长的人工建筑,也是世界七大迹之一.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不到长城非好汉”
在历史上,长城曾经被多次重建和修复,其中最大的重建工程发生在明朝.北京地区现存的长城,修建于明代(公元1368-3644),因拱卫京师及明祖宗陵墓,故十分重视.蓟镇长城,犹如一条巨龙,蜿蜒奔腾与崇山峻岭之中,令人胸襟开阔,思绪万千.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现今保存得最好的一段,也最具代表性.这段长城用巨型花岗岩条石和大型城砖砌成,墙身高大坚固,城墙高8.5米,下宽6.5米,上宽5.7米,可容纳匹马并行,10人并进.沿山脊建筑,随山势起伏而曲折,气势磅礴.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这里有南,北两处高峰,最高点海拔约1000米.站在长城的峰顶上,极目远眺,群峦耸立,连绵不断,长城从远方云岗深处奔腾而来,又朝天蜿蜒而云,不见首尾.西望怀来盆地绿茵萋萋,官厅水库闪闪波光,南眺北京,天气晴好时,可看到楼海无尽,北边山谷中,公路如线,逐渐消失在群山之中.真可谓山河壮丽,气象万千. 八达岭长城, 地势险峻,依山而建,是明朝京城的北大门和军事要地,它包括关城 和城体及敌台、墙台、烽火台等,关城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这一段 长城墙身高大坚固,重要隘口修筑有“内三关”,“外三关”,为驻 防重地.墙体用长方形大条石砌筑,上面垒砌特制的大城,砖墙身平 均高度近8米,墙顶用方砖铺砌宽约6米,可容5马并驰,10人并行. 墙顶外侧筑有高1.7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口.内侧筑有起护 栏作用的宇墙,城墙每300-500米筑有堡垒工的方形城台,有的为楼 层建筑,上有了望也和射口,下层有券洞,供守城军士住宿,储存军 械食粮.在长城沿线的险要处和交通要道上筑有碉堡、烽火台.遇到 敌情,烽火台可传递情报,发号施令.
八达岭海拔1000米,绵延曲折的长城如巨龙腾飞于重山峻岭之上, 这座巨大,浩瀚的工程,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 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
在八达岭南10多公里有居庸关,是著名古关城.居庸关位于北京 北郊昌平县南口以北,距北京市区约50公里.它是太行山八大关隘之 一,东接燕山支脉军都山.这里早在汉代已是通向蒙古高原的交通咽 喉,公元5世纪北魏时在此建城筑关.明代再此构筑关城并设水、陆 两道关门派重兵把守,现存明代人工关城和关门以及元代城中塔基它 是用汉白玉筑成的,远望如云,故后人称云台.台顶长25.8米,宽 12. 9米,其上有大殿柱,基四周有汉白玉火焰柱栏,栏下有排水装两 用的石雕龙台.台下券门洞口有童国骑兽、金翅鸟、蟠龙、鲸鱼、大 象等浮雕,门洞内布满精美的千佛,天王等浮雕,以及珍贵的梵、 蒙、维、汉、西夏等6体经文.关北有阅武场遗址.附近青龙桥火车站有我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墓园、纪念馆.

长城——作文(要有一条线索,一处景点,一个背景介绍,一种情感) 关于泰山一处景点的作文 写家乡的一处景点300字左右的作文 写景作文(四年级)400字(一处景点)急需! 你一定游览过不少陕西的景点,那么请你介绍一处自己喜欢的陕西景点,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词景点名称------------------------广告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习作一处自然景观300字的作文.一个景点,不要许多景点, 一市郊外景区内一条笔直的公路a经过三个景点A、B、C.景区管委会又开发了风景优美的景点D.经测量,景点D位于景点A的北偏东30°方向8km处,位于景点B的正北方向,还位于景点C的北偏西75°方向上 介绍一处景点的作文一定要是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写家乡的一处景点300字左右的作文谢谢了, 作文——游世博园600字左右,要有行踪线索要像篇游记,要有景物描写,多给几篇, 一句 的话 作文要有线索 一件事 每个阶段都出现几个片段 某人给你清晰的印象急写爬山的 写景点的作文400字景点:八达岭长城(可以粘贴) 写景点的作文400字景点:八达岭长城(可以粘贴)骂人就别来! 长城一共有多长 我要一篇关于宁波凤凰山的作文.(是描写一处景点的)快.急用... 作文 家乡的一处景点要苏州的,越快越好!寒假结束之前(最好是这四天之内)拜托了 我是一名导游介绍长城的英语作文 作文(以一物为线索,可仿写《羚羊木雕》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