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探索过程及核心内容 (20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1:25:39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探索过程及核心内容 (2000字)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探索过程及核心内容 (2000字)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探索过程及核心内容 (2000字)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探索过程及核心内容 (2000字)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现途径与胜利保证
  第一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
  2、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经历了一个从城市起义到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过程;
  3、了解中国特色政权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了解毛泽东的人民军队建设思想、人民战争思想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主要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内容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究竟应该走什么道路才能夺取全国胜利?是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以“农村为中心”经历了曲折探索的过程 ,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最终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民主革命道路.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第一中国民主革命没有和平道路可走. 中国社会的特点,正如毛泽东所分析: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合法权利”.
  第二, 中国民主革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革命.
  毛泽东认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因此,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
  第三,中国民主革命的其他斗争形式都是为着战争的.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这不排除还有其他形式的斗争,如民众的组织和民众的斗争等.非武装斗争对完成革命任务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国革命战略重心的转移的原因及曲折过程
  中国革命的战略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由组织民众运动转向开展武装斗争,是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实现的.
  中国革命的战略重心为什么要转移?中国革命的战略重心是如何实现转移的?
  1、大革命失败的特定形势迫使中国革命战略重心发生转移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暂时进入一个低潮时期.1927年至1928年,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群众31万人惨遭杀害.各地革命工会几乎全被解散,工会会员由近300万人减少到3万人;农会被取消,农会会员1000余万减少到300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革命到底走什么样的道路?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路上必须做出特殊的选择.
  2、中国革命实现战略转变的曲折道路
  中国革命实现战略转变不是一帆风顺的.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从地上爬起来,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开始了新的战斗.
  ①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八七”会议: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
  “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反映了中共中央对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新认识,这在客观上要求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由工人转向农民,由民众运动转向武装斗争,从而为我党实现从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奠定了基础.“八七”会议为胜利实现从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伟大历史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
  ③秋收起义:八七会议以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开始.由于起义部队相继遭受严重损失.毛泽东当机立断,命各路部队向文家市集中.9月19日,毛泽东在文家市召开党的前敌委员会.指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必须放弃中心城市.毛泽东拟定将剩余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向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以寻求立足之地,保存革命力量.9月29日,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毛泽东决定队进行改编,三湾改编,从组织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把工农革命军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开端.
  10月3日毛泽东率部队进军井冈山,正式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这是中国共产党由城市斗争转向农村斗争战略思想的光辉起点
  ④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发动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又一次尝试,它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一起,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的开端,为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提供了血的经验教训.
  在三大起义的影响下外,从1927年秋到1929年底,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发动了大大小小100多次起义,出现了群雄并起,百川汇流,割据奋战的局面.
  3、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初步实现了中国革命战略重心的转移三湾改编以后,10月3日,毛泽东部队到达宁冈古城,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毛泽东为什么要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
  A地势好. B党的组织和群众基础好. C周围各县盛产多种杂粮,部队有足够的给养供应.所以,毛泽东就选择这里作为根据地.
  (2)毛泽东为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做了那些工作?
  恢复整顿各县党的组织,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兵政府,狠抓工农红军和地方武装的建设与发展.
  政治上,规定了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它体现了军民、军政、官兵一致、全军一致的原则,是我军长期以来路线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使我军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永远地立于不败之地.组织上,和平争取了已经在井冈山落脚的袁文才、王佐的地方武装部队.
  (3)朱毛胜利会师.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转战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5月4日,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宣告成立,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为军委书记(后改称政治部主任).第四军全军约11000人,枪支约2000余支.
  (4)井冈山根据地巩固和发展.朱毛会师后,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并依靠人民的支持,多次粉碎敌人的围剿,使根据地不断巩固和壮大,到1928、11,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1928年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更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力量.
  毛泽东亲自创建的井冈山根据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武装起义提供了新鲜经验,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在新形势下,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创立的起点.
  在毛泽东的影响下,一批领导武装斗争的共产党人相继从城市走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初步实现了中国革命战略重心从城市到农村的转移,这一转移揭开了中国共产党人向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农村展开新的进攻的序幕,为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内容
  (一) 背景: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那么,这条道路能不能走得通,中国革命该如何继续进行,对此,党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错误倾向.
  有“左”倾思想的人,仍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经验,主张“城市中心论”,不认识或拒绝承认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意义;有“右” 倾思想的人,产生了消极悲观情绪,对前途感到渺茫,对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持怀疑的态度,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面对上述两种错误思想倾向,迫切需要从思想上认识这条道路,找出他的客观依据,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求得党内军内认识上的统一.这个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逐步实践、逐步总结的过程.
  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
  1、奠基阶段——井冈山时期
  井冈山时期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奠基阶段.
  2、基本形成阶段——赣南闽西时期
  1930年1月毛泽东撰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基本形成.
  3、成熟阶段——1936年以后
  1936、12月以后毛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著作,对这一道路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1939年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等著作,对这一理论作了新的阐述和发展,最后形成了完整的红色政权道路理论.
  (二)主要内容
  1,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什么是工农武装?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心阵地的思想.三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总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2,走这条道路的必要性
  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议会道路,而一定要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这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第一,从国情上看,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二,从动力看,在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因此,在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组织和武装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根据地.这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关键.
  第三,从阵地上看,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他们统治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共产党必须首先占领农村,建立根据地,在那里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总之,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才能夺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3,走这条道路的可能性
  中国的红色政权能不能存在和发展?回答是肯定的.
  请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其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毛泽东说:“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事.这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
  第一,中国是一个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和条件.这是因为:
  1、 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各派军阀之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削弱了反动统治的力量,给红色政权存在发展造成可乘之机.
  2、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占优势,这就造成了广大农民可以不完全依赖城市而单独存在,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资基础.
  3、中国地域广阔.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即使在局部遇到严重的困难和挫折,革命力量仍能在其他地区或其他方面得以恢复和发展.
  第二,在大革命发生和影响的地方,工农受过革命的锻炼,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的群众基础.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第四,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正确的政策,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条件.
  毛泽东阐述的上述5个条件中:其中第1个为根本原因和条件,也是最重要的.第2、3为客观条件,第4、5为主观条件,正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殊的国情,才提供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可能性.
  (三)历史和现实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它对于历史和现实都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1、历史意义
  (1)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指明了夺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正确途径.
  (2)道路理论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创立,不是靠翻本本、 套教条能解决的.
  (3)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中国特殊国情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的各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殊国情的形成是各帝国主义国家共同侵略、掠夺中国的结果.毛泽东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之所以在中国获得成功,正是因为道路理论是在对中国特殊国情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的.毛泽东为了了解中国国情,曾经做了大量调查,除《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外,1930年5月,毛泽东还撰写了《调查工作》,同年又撰写了《长冈乡调查》等.
  (4)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充分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求实和实践精神.
  2、现实意义
  案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新的农村包围城市改革)
  这条道路的开创,既坚持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又从中国国情和革命特点出发,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对于我党坚持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确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三、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
  1、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保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的关键.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3、提出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一系列方针、内容和方法
  四、人民战争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
  1、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思想的核心是“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战争必须以人民军队为骨干,没有人民军队的中坚力量,无法对付反革命军队的猖狂进攻.人民军队必须实行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把人民战争建立在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参加为基础的战略思想上,认为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千万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革命实践证明,人民战争是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人民战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2、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毛泽东总结和制定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被斯大林等称之为“奇迹”.其实,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奇迹”产生于对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把握,毛泽东所制定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和把握中国革命战争的结晶.
  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