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青少年应如何弘扬中华文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04:42:31
作为青少年应如何弘扬中华文化

作为青少年应如何弘扬中华文化
作为青少年应如何弘扬中华文化

作为青少年应如何弘扬中华文化
教育本身有其自身的文化性格,作为教育的主体表现:青少年教育,它的每个环节都透着价值、体现着价值、追求着价值,从而与更为宽广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紧密关联.文化传统是隐于文化这一观念系统之内并统摄其架构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精神.它具有联系过去、现在、未来的基本精神.当然,文化传统的发展和延续,最关键的是要实现传统,而教育就是实现这种传统最根本的载体和途径.青少年教育是教育的核心的组成部分,因此也就担负着发掘并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任务.
  一、文化传统中重视人的生存价值的观念,是青少年教育应遵循的方向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尼采这一命题,是从人的生存价值的向度提出的,而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也就这一向度作了精微的思考和回答.我们从中国文化里成功与幸福的观念中可窥见一斑,即“长寿、财富、功名、知性”.知性作为人生成功与幸福理念,它反映着一个人对于人生的自我意识的程度,它应该是所有成功与幸福观念的核心.孔子说:“仁者寿”,如果一个人不能自觉到它生存的意义,浑浑噩噩、稀里糊涂地活着,那是没有价值的.庄子也说:“如果一个人不对生命意义进行反省,即使积聚了大量财富,也不见得有了大幸福,只会加深烦恼”.曹操在《短歌行》里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探索,李白用儒、释、道注解着自己的一生.所以,无论儒家、道家、佛家,都在提醒人们:认清生命的意义,重视生命的价值!
  生存价值观无疑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优秀积淀.当今青少年教育,应该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是把青少年当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性相异的人来看待的,因而青少年教育重在关于生存价值的教育.人是发展性的动物,人的生存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发展,所以青少年教育要把握生存价值,须探索相应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二、以生存价值为基点,挖掘文化传统中的合理因素,促进青少年教育的健康发展
  中国向来是一个崇德尚义的国家,并有着强烈的“家国同构”意识,有对人生的关怀和思考,有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独特的审美品格.挖掘这些因素,为青少年教育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孔子的智慧与道德教育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声明,向世界呼吁:21世纪,人类要生存,需要吸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孔子的“信”伦理道德思想可借用以衡量主体的个人素质和个人价值观,还可和谐群己关系,也可规范青少年教育的互动过程.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信”不是教条式的说教,不是僵化的束缚,相反,它是“信赖、守信”衍化而生出的“诚信、信任、公平”的品格.诚信作为道德的一方面,首先是对宇宙、人之本性及人类道德的肯定,它强调人的存在,人类道德与人的本质、天地自然的本质完全一致;其次,它阐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本性的相协相符,是对宇宙、社会、人生的一种认识成果和人类精神的自我反思.
  处于多元社会中的学校道德教育应向何处去?最重要的是关注青少年的存在.有学者认为应“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见《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21世纪可谓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学校道德教育就须面对学生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生活又会使人有许多尴尬、压力、恐慌.把孔子的“信”伦理思想活用于道德教育,可以缓解这些紧张.
  反思我国学校道德教育,过去普遍关注道德原则、规范,而忽视或无视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生命感受和体验.而当代青少年却已成为“飘”的一代,他们不再关注英雄,而是倾心于偶像、关心品牌.因此,道德教育有必要进行“形而下”的人文关怀.
  沿着诚信的第二层含义来看,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还应该成为一种和谐自然发展关系的情谊活动.《自然法则》中说,参天大树与小草、苔藓、灌木丛共生共存.这本是自然原生态的法则:和谐、公平,而人类为什么不从自然法则中受到启发,和谐、公平地发展呢?同样,文化传统也让国人通过协调关系来获取自身的存在.“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人服之”,(《论语·季氏将伐颛颙》)是基于一国能否得以生存的条件:修文德;“言不必行,行不必果,唯义是从”,是君子豪杰吸引别人的人格魅力.当今青少年道德教育,应该循着孔子之“信”的道德要求.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当一个人先为社会考虑时,社会也在同时给以正面的反馈,以使主体更好地发展.因此,让青少年感受道德、选择行为方式、丰富人生体验、发展人际生态情感与能力,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宗旨.同时,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具有“互动性”,促进学生情感意识与尊重意识的成长,也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其身正,不令而行”.还利于当代德育的建设.
  (二)“家国同构”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国文化漫长的历程中,总体上事实以“家”、“国”为轴心,由此折射出各种规范.总天下之“事”,不过“家事”、“国事”而已,“家”是“国”的细胞.究其原因,仍与我们民族的生存价值有关.“一种文化,无非就是特定生存环境下人们所选择的某种应对策略而已”.我们可以按这样的线索溯源:文化表征方式——掌握世界的特有方式——人的自我意识类型——人的生存结构——人的生存条件(自然环境).
  中国文化是从“农业——宗法”社会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伦理型文化,农业社会及农业经济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家庭.强烈的家国意识是爱国主义精神凝结和弘扬的前提和基础,它有利于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中华民族正是有了这种意识的支撑,才能在大敌当前之时团结起来奋起抵抗.
  随着历史的推移、时代的变迁,爱国主义教育在今天已经有了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然而贯通的精神却是同质的.青少年爱国教育不能抹杀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凝聚力、向心力,正如西方各教派信徒不能忘记自己的信仰.这在青少年导向方面提供了一种生存价值的维度,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家庭、个人.
  (三)庄子“游化”智慧与青少年创新教育
  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里,道家文化闪耀着对苦难人生终极关怀的光辉,一部庄学就是一部“救人”的哲学.《庄子》中的“危”、“天钧”、“天理”、“道枢”、“环”……都是一种环行的东西.把它主体化,便是一个个运动的螺旋.如何把握这一运动,庄子强调“化”.他的有“游化”智慧、“场思维”、“蝶式思维”(见魏传宪《庄子的思维方法解读》),着意在“化”,“化”而“用”.
  联系青少年教育,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多元社会里,不难会提出“创新教育”的理念.创新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以开创性个性为培养目标,以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为基础,以提升生命质量为宗旨,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和竞争力的教育.就青少年而言,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开创性的个性,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我国“道”文化传统里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对生命主体价值的终极关怀,倡导尊重人的独立个性和精神自由,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与这一点是完全吻合的.创新教育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理念、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育评价、教师素质、学校管理等多方面的改革.从培养目标层次看,首先要培养青少年的探索精神,其次培养综合实际能力,最后达到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目的;从知识领域的学习看,创造教育应渗透在德、美、体、劳各育之中;从教育的具体方式来看,当前的青少年创新教育应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校管理方面,应该彻底改掉传统教育中硬性的压制的管理方式,而实行“心管理”,即把青少年的心赢过来,又加以管理,实现“双赢”.借用企业管理策略中的话来说:将员工看成创造者和变革力量,领导与员工进行自我挑战,设置自我极限,完成自我超越,活出生命的意义.所以,21世纪的教育管理方式也是软管理(心管理).《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作为教育的重要承担者——教师,其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影响青少年创新教育顺利开展的因素.
  (四)文化传统中的科学精神、崇德尚义,独特的审美品格启发青少年教育应实现求真、求善、臻美的统一
  从茹毛饮血到物质资料颇丰的今天,中华民族为了生存而探索自然、探索人类自身,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这一文化的链条里又烙上了民族的独特的心理性格、审美品格.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高峰:南北朝为第一高峰,以祖冲之、陶弘景、郦道元、贾思勰为代表;宋元时期为第二高峰,以宋慈、秦九韶、郭守敬、王桢为代表;晚明是最后一个高峰,以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徐弘祖为代表.三个高峰的起伏间,众多科学家勇于探索、积极求真,毕其一生经历于一书.可以说,科学精神贯穿中国传统.今天,青少年教育不能不亟呼这种科学精神,大力发扬探索、求真的优良传统.在社会科学领域,古人的科学精神往往又体现于“实”和“执着”,《史记》和《国榷》就是这样的典范.历史是立体化的历史.“求用”建立在“求真”的基础上;青少年教育也是立体化的教育.在对青少年教育实行创新教育不是无中生有、异想天开的创新,而是以“求真”、“求实”为根基的.
  同时,中国也有着浓厚的思辩传统,强调理智和智慧的重要性,强调真理的追求和辨证的思考.“百家争鸣”、“庄惠之辩”、“义理之辩”都是很好的明证、这一思辩传统蕴涵着科学精神.因此,激发青少年的思辩,引导他们实践,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信仰,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理性意识和热情.而且,从小做好这些,也能引导和帮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形成正确的哲学理念和人生态度.
  当然,尊重知识、尊重科技,乃“求真”之物质内容.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和本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引领世界发展的航灯.从1981年开始我国实行“三小”活动:小发明、小论文、小活动,这一举措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也培养了青少年的能力.
  中国文化传统中在大学派儒家和道家的观念里,都很注意人的生存价值.儒家通过“救世”来“救人”,儒家道德伦理内容已被归纳为三纲五常.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是一种崇德尚义的传统,对德行、道义、气节最为强调.孔子宣称“三军不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好浮云”……儒家正是通过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人的生存提供有利环境,从而完善自身.道家主张率性、本真.但无论哪家,都没有脱离人的实际生活,没有把人从群体中、从自然中分离出来,而是把理解人的生存价值的认识引入到世俗的人生.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传统注解着善的含义,扬善抑恶、褒善抑恶的观念与事例举不胜举.孟子主张“人性恶”,认为人的品德、仁义、善、信等这些道德思想和品质,是人的本性所固有.虽然各家观点有些相异,但总的来说,追求崇高的思想品质,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养美好的精神情操,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主导思想.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的反省中,我们看到了古人追求——向往——涵养的苦心.搞好青少年教育,核心是求善.“一方面,是对自己人格的建立及知识的追求,发出无限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对他人要无条件地感到有应尽的无限的责任.……即是要求成己而同时即是成功的精神状态》”这种求善使人获得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自主独立,开启人格追求的理想境界.古语云:“行者先立其大”.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之精髓就在于它道出了人生的真谛、生命的价值.传统的“大学之道”早已为青少年教育指明了方向,只是我们实施得太晚.罗素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表达了人类的“大善”.
  如果说青少年教育只停留在“求真”、“求善”的层面上,那它还算不上一个理想的教育理念.笔者认为,青少年教育还应提升到“臻美”的层面.
  反观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蕴涵着独特的审美意识.结合功利研究美,庄子的美学思想包含着“自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孔子认为美与善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的,甚至是善的同义语.有所谓“里仁为美”(《里仁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篇》);孟子提出了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的论点;结合艺术研究美,中国古代乐论早就提出“美在于和谐”的思想;结合现实研究美,事物因条件不同,都有其不同的美.教育的美学品格意在(1)培养受教育者为智慧化身之美(2)张扬生命活力之美(3)个体间和谐自然.青少年教育之“臻美”,便要尊重不同的个体,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自由发挥才能,张扬个性.要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将美育与德育结合起来,培养自己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四、青少年教育在现代与传统的整合下应拓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