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和孟子中的成语的原意和今意论语 和孟子 中的成语各三个.并解释下成语的原意和今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0:55:44
论语和孟子中的成语的原意和今意论语 和孟子 中的成语各三个.并解释下成语的原意和今意

论语和孟子中的成语的原意和今意论语 和孟子 中的成语各三个.并解释下成语的原意和今意
论语和孟子中的成语的原意和今意
论语 和孟子 中的成语各三个.并解释下成语的原意和今意

论语和孟子中的成语的原意和今意论语 和孟子 中的成语各三个.并解释下成语的原意和今意
《论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有智慧的人通达事理而周流不会停滞,有似水,故喜欢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喜欢山)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只是传习而不自己创作,传先王之书,而未尝有所作)
“是可忍,孰不可忍”
《孟子》
以五十步笑百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些成语的原意与今意都没有变化.

《论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则疲倦而无所得,只空想不学习则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有智慧的人通达事理而周流不会停滞,有似水,故喜欢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喜欢山) 。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只是传习而不自己创作,传先王之书,而未尝有所作)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全部展开

《论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则疲倦而无所得,只空想不学习则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有智慧的人通达事理而周流不会停滞,有似水,故喜欢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喜欢山) 。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只是传习而不自己创作,传先王之书,而未尝有所作)
“是可忍,孰不可忍”
《孟子》
以五十步笑百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些成语的原意与今意都没有变化。

收起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4、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不愤不启,不悱...

全部展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4、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收起

论语
1、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

全部展开

论语
1、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7、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9、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
12、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13、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里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14、诲人不倦;诲:教导。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惠而不费;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耗费。施惠于人,自己又无所耗费。《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16、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17、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8、举一反三;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9、理屈词穷;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孟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 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仁者无敌。(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