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比如MAY 发音为“买瑞” 翻译过来却用 马丽leon 发音为“来哦” 翻译过来却是里昂发音如何规定,又是如何规定用哪个汉字的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04:52:32
英语翻译比如MAY 发音为“买瑞” 翻译过来却用 马丽leon 发音为“来哦” 翻译过来却是里昂发音如何规定,又是如何规定用哪个汉字的呢?

英语翻译比如MAY 发音为“买瑞” 翻译过来却用 马丽leon 发音为“来哦” 翻译过来却是里昂发音如何规定,又是如何规定用哪个汉字的呢?
英语翻译
比如MAY 发音为“买瑞” 翻译过来却用 马丽
leon 发音为“来哦” 翻译过来却是里昂
发音如何规定,又是如何规定用哪个汉字的呢?

英语翻译比如MAY 发音为“买瑞” 翻译过来却用 马丽leon 发音为“来哦” 翻译过来却是里昂发音如何规定,又是如何规定用哪个汉字的呢?
论双语(汉英)专名词典的?规范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舒启全?
  双语词典是外语学习的必备工具.外语中的专名,大多具有特定的涵义,与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不能仅从字面意思去简单理解,有其独特的译法,因此,双语专名词典的编纂更必不可少.?
  一、双语(汉英)专名词典的规范性?
  1. 双语(汉英)专名词典的规范性是时代的呼唤?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实行并与世界接轨,我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体育、贸易、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翻译工作,特别是英汉互译,越来越多,广大翻译工作者对我国四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功不可没.但在各种翻译之中,也出现过不少问题,且不说口译中因对外宾的姓名称呼不当闹出尴尬或不快,也不说因对外国地名翻译不准而引起误会或矛盾,仅看我们的报刊辞书中对专名的误译、错译或混乱,我们就深感时代在紧急地呼唤:规范专名的翻译!需要双语专名词典!如在近年出版的《民族——国家与暴力》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著,胡宗泽、赵立涛译,王铭铭校,1998,北京:三联书店.一书中,著名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被译成“黑罗多特思”(第58页),孔雀王朝的阿育王(Ashoka)被译成“阿肖卡”第91页),公元742—814年在位的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被译成“夏勒马涅”(第136页),我国的孟子(Mencius)被译成“门修斯”(第99页),等等.德国东南部一州,地图按德语Bayern译为“拜恩州”,现在的《世界地图集》仍用这个译名,而报纸则往往按英语Bavaria译为“巴伐利亚州”,世界地图集也只好一并写上,再用括号括着,实际上成了同一个州两个译名.同一外国人也出现有多个译名如Phillip,至少有九种译法:菲利普、菲利蒲、菲力浦、腓力普、腓利普、腓利浦、腓力蒲和腓力;著名德国哲学家A.G.Baumgarten的家姓见于出版物的译法至少有六种:鲍姆伽登、鲍姆加顿、鲍姆加滕、鲍姆嘉通、鲍谟加登和鲍姆加登;同一人名有不同译法,约定俗成的译法和当今译法不一,姓名排列顺序不一,姓名间的间隔符号不一,例子很多,俯拾皆是.就以《中国大百科全书》为例,同一人姓名,在不同学科分类分卷中就译法不同,如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Pythagoras,在《数学》卷译成“毕达哥拉斯”,在《音乐》卷译成“毕达哥拉”,日本前政府参议Itagaki Taisuke,在《总索引》中译成“板塬退助”,在《外国历史》I、II两卷中都译成“板垣退助”,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代表人物Eduard Bernstein,在《外国历史》I卷中译成“伯恩施坦”,在《哲学》I卷中译成“伯恩斯坦”,丹麦女作家Karen Blixen?Finecke,《总索引》中译成“布里克森—芬纳克”,在《外国文学》I卷中译成“布利克森—芬纳克”,荷兰数学家Luitzen Rgbertus Brouwer,在《数学》卷译成“布劳威尔”,在《哲学》I卷译成“布劳维尔”,等等;地名和其他专名也有同种情况,如马来西亚槟榔屿州首府Pinang,在《世界地理》卷中译成“槟城”,又译成“乔治市”,我国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在《总索引》中写成“恩师市”(Enshi Shi),在《中国地理》卷中写成“恩施市”(Enshi Shi),“North Atlantic Treaty”在《总索引》中译成《北大西洋公约》,在《军事》I卷中译成《北大西洋条约》,美国最早的石油垄断组织The Standard Oil Company在《化工》卷中译成“标准油公司”,又译“美孚石油公司”,等等;甚至同一人姓名,以不同译法,列成了不同条目,如现代印度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在《哲学》I卷是“Bhimrao Ramaji Ambedkar”,译成“安培德卡尔(1891—1956)”,在《宗教》卷是“Bhimrao Ramji Ambedkar”,译成“安培多伽尔(1893—1958)”,表面看是两个人,对照读完条目内容,才知道其实是同一个人;有的专名英译不规范或拼写有误,如《中国地理》卷中,“邺城”译成Ye City,“豫园”译成Yu Garden,荷兰风俗画家“奥斯塔德”,在《总索引》中是“Andriaen van Ostade”,在《美术》I卷是“Andrian van Ostade”,亚美尼亚共和国首都埃里温“Erevan”, 在《总索引》和《世界地理》卷中都是“Yerevan”,我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的“波密县Bomi county”,在《中国地理》卷中是“波密县Bowo Cian”,“布拉格起义”在《外国历史》I卷中是“Praha Uprising”,在《总索引》中是“Parha Uprising”,德国“奥斯卡·克尔纳动物营养研究所”,在《总索引》中是“Oskar?k?llner Institute für Tierer Nahrung”,在《农业》I卷是“Oskar?k?llner Institute für Tierer Nührung”,等等;有的姓名排列或大小写不一,如《中国文学》I卷“欧阳炯Ouyang Jiong”,“欧阳山Ouyang shan”等等;有的专名与其他权威出版物不一致,如俄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1933年获得者Ив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нин,《总索引》和《外国文学》I卷中译成“布宁”,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名作家传》和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人名辞典》中都译成“蒲宁”,安提瓜和巴布达首都ST. JOHN?S,《总索引》和《世界地理》卷中都译成“圣约翰斯”,而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集》和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知识大辞典》都译成“圣约翰”,等等.同一专名,在不同的地方或不同的出版物中,译法不同,如香港的报刊把英国首相Blair译成贝理雅”,而我们内地的报刊却译成“布莱尔”,澳大利亚的著名海港Sydney,香港译成“雪梨”,内地译成“悉尼”,美国的Hollywood,香港译成“荷里活”,内地译成“好莱坞”,美国影片?Mrs Doubtfire?,香港译成《肥妈先生》,台湾译成《窈窕奶爸》,内地某报译成《道特菲尔太太》、某公开刊物译为《道布特菲尔夫人》、某内刊则译为《疑火太太》.欧片?The House of the Spirits?,香港译作《第六感之恋》,台湾译为《金色豪门》,内地译成《英华世家》.澳大利亚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亨利·劳森(Henry Lawson,1867—1922)的最优秀短篇小说之一?The Drover?s Wife?,在我国正式出版物中译名就有四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澳大利亚短篇小说选》中译成“赶羊人的妻子”,北外刊物中译为“牧人的妻子”,安徽大学的《大洋洲文学丛书》中译成“牲口贩子的妻子”,安徽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中译为“赶牲畜人的妻子”,等等.无数事例说明,规范专名翻译非常之必要.如各行其是,随意译名,不仅影响译者的形象,而且造成译名混乱,妨碍交流,在政治上或经济上危害国家利益,严重的,后果不堪设想.?
  2.双语(汉英)专名词典的规范性不但是攻克译名混乱的必备武器,而且是规范译名的重要措施. 我国译名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客观方面,缺乏双语专名词典.解放前,很多语种连一部双语词典都没有,更谈不上双语专名词典了.这在客观上没有给编译者提供必备的条件.我国老一辈编译家的编译著作中出现的译名混乱,大多属于这方面的原因.即使是现在,全国也没有出版过一部具有规范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双语(如汉英)专名大词典.因此,至今译名混乱,也不能简单地完全归咎于编译者.二是主观方面,急功近利,惟恐翻译出版慢了,赶不上“热市”或抢占不了市场,于是“抢译”、“赶译”、昼夜加班,各行其是,没有综合性的专名词典参考,也难得去东找西查,自作主张,随意翻译,就犯下了“门修斯”之类的错误.三是翻译工作本身方面,非常复杂,特别是汉英专名互译,更是非同一般.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加上民族特征、自然环境、社会制度、历史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标准、哲学思想等都不同,翻译专名就难免出错.?
  从上述主要原因可见,翻译专名时需要有专名词典.有了规范性的专名词典,可供翻译专名时参考,无疑可起到译名规范的作用,改变或减少译名混乱的现状.实际上,一部具有规范性的专名词典,既可体现译名的规范性,又可成为促进译名规范的一项有效措施.? 3.双语(汉英)专名词典的规范性是国际标准化的具体体现?
  全世界有数千种语言.有的语言学家统计大约?5000?种;有些语言学家主张,在目前情况下,由于划分语言的标准不同,语言与方言之间难于界定,对世界语言的数目只能作出某些近似的估计,一种估计是?2500?—?5000?种,另一种估计是?4000?—?8000?种.但许多使用人数较少的语言正面临着被使用人数极多的语言所代替的危险.事实上,一些学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使用的语言到21世纪末可能90%就会注定消亡.? 从世界语言史来看,有的语言,由于社会和其他原因逐渐消亡,如哥特语、伊比利亚语、农格语、达尔马提亚语等已经消亡.有的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形成若干方言,而方言的不断变化就会产生出新的语言,如原始印欧语是原始印欧民族的语言,现已发展成了100多种语言,其中,英语发展最快,特别是近300年来,英语从英国,17世纪扩展到北美和南非,18世纪进一步扩展到印度、澳洲和新西兰,现在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根据《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附录一“世界各国及地区语言、民族、宗教和人名翻译主要依据”,笔者统计,英语作“官方语和通用语”的有91个国家及地区.“全世界以英语为第一语言者有4.03亿人(1984年),加上以其为第二语言者共有8亿人(1987年).”(吴安其,1999:88)“世界上的报刊有1/2,邮件有3/4,新闻广播有3/5,都是使用英语的.”(李赋宁,1991:15)国际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法语是公认的会议语言,1921年华盛顿会议开始,英语与法语并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语的应用大大增多,逐渐成为世界公认的国际会议语言.又如汉语,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又是世界上至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汉语的人数约占世界人口的1/5,除了中国大陆和台湾省以外,汉语还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世界很多地方.汉语和英语都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因此,研究双语专名词典,汉、英两种语言具有极其广泛的代表性和国际性.?
  语言的书写符号,即文字,虽产生在语言之后,而且至今世界上仍有3/4的语言没有文字,但其历史也和语言一样.如世界上最古老的词符与节符并用的苏美尔文字(又称楔形字或钉头字)发展变成的阿卡德文字,也就是巴比伦和亚述的文字,在历史上曾经是西亚的国际通用文字,还有?5500?年前始用的古埃及文字,都在一两千年前被废弃了.只有同类型的中国汉字,从?3300?多年前始用至今,虽然经历了从甲骨文、金文变为大篆、小篆,再变为隶书、楷书,同时又有行书、草书,但基本结构仍未变,基本上仍属词符与音节符并用的文字,且至今使用人数最多,范围很广,还成了世界上独具一格的书法艺术.又如黎巴嫩的比布鲁斯字母是当地居民腓尼基人从埃及文字得到启发创造出来的,后来向东传播,形成阿拉米字母系统,进而演变成了当今的印度字母系统和阿拉伯字母.比布鲁斯字母向西传播,变成了希腊字母,又变成基里尔字母(也称斯拉夫字母)、罗马字母(又称拉丁字母)以及其他字母.东正教国家用基里尔字母,天主教国家用罗马字母.随着西欧国家的发展扩张,罗马字母传播到非洲、美洲和亚洲许多国家,成为今天世界上流通最广的字母.罗马字母的文字主要有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意大利文、阿尔巴尼亚文、罗马尼亚文、波兰文、匈牙利文、捷克文、土耳其文、马来文等26种,遍布全球.?
  总结世界语言和文字的历史,面对纷繁复杂的语文现实,人们仍在苦苦探索解决不同语言间交流的途径.欧洲共同体(EC)现有12个会员国,由于工作语言问题没有解决,预算的很大一部分浪费于多重翻译.联合国自1945年成立以来,现有185个会员国,规定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和汉语5种语言为工作语言,后来又加一种阿拉伯语.每年花费在翻译工作上的人力和财力都是何等的惊人啊!?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地球村”上的居民深感众多语言文字有碍于大家需要的频繁交流,有碍于大量信息需要的迅速传递,各国只靠翻译来交流,实在是费时费人又费物,还有诸多不便.为了方便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简称经社理事会ESC;ECOSOC)地名标准化会议决定采用世界多数国家使用的罗马字母作为拼写地名的统一形式,并要求各国主权范围内地名的罗马字母标准拼写形式,应以本国官方(或通用)文字名称为准,制订出官方方案,然后提交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批准,方可在国际上生效.今天在各种英文版、法文版、德文版、意大利文版等世界地图集中,除少数地名各自保留其惯用拼写形式外,凡以罗马字母为通用文字的国家,其地名的罗马拼写都已一致.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除很多采用罗马字母作为本国文字拼写形式外,还有一部分亚洲、北非国家和少数欧洲国家采用非罗马字母作为本国文字拼写形式.为了帮助这些国家实施地名罗马拼写化,联合国1967年地名标准化会议设置了非罗马字母国家地名罗马字母拼写工作组,帮助这些国家拟订出地名的罗马转写方案.我国回到联合国后,1975年在纽约举行的地名标准化专家组会议上,就提出了依据《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的我国地名作为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但英美以“他们已经依据威妥玛式(Wade?Giles System)音译了上百万个中国地名,改动工程太大”为由反对,直到1977年在雅典举行的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我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中国地名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作为国际罗马字母拼写标准的决议草案,经过说理和友好国家代表的支持,才以43票赞成,4票弃权,1票反对获得通过.经国务院宣布,我国已从1978年1月1日起,所有对外书报文件中,中国人名、地名的拼写实施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取代“威妥玛式”拼写.因此,双语(汉英)专名词典中的地名、人名都按国际标准,用罗马字母拼写;所有专名,都按汉语拼音音序编写、音序排检;所有词条,都可从英文索引中查检:从总体框架、编写体例到选立词条、准确译文,都严格执行国际标准.这不但体现了双语(汉英)专名词典的规范性,还具体体现了国际标准,对规范和促进国际交流作出应有的贡献.?
  4.双语(汉英)专名词典的规范性是国家标准化的具体体现?
  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约占全国人口的94%,其他少数民族,建立民族自治区(省一级)的有5个:内蒙古(蒙古族)、新疆(维吾尔族)、西藏(藏族)、宁夏(回族)、广西(壮族).很多少数民族人数较少,建立有民族自治州或县,如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等.独龙族?5 800?余人(1990年),全部使用独龙语,少数兼通汉语.高山族人原有20多种语言,有几种语言已无人会讲,其中噶玛兰语(Kamalan,Kavalan),在1977年尚有160人使用,如今只有少数几个老人能讲(1990年).有些少数民族,自愿使用汉语汉文,如回族、满族、畲族等.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不少就居住在同一地区,互相通婚,亲如一家.各民族都感到需要一种全国通用的共同语,以利互相交际,共建祖国四化.?
  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又称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北方方言分布地域广,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4,使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3,有?7.203?亿人(1984年),其他方言各有几千万人使用.各方言之间语音差别较大,彼此一般不能通话,甚至在同一个方言区内部,如吴方言内,浙南吴方言与苏南吴方言之间,闽方言内,闽南话与闽北话、福州话与厦门话之间,都不能互通.不同方言间或同一方言不同地区间的中国人要交谈,还要人作翻译!否则,就只得使用共同的书面语——中文来笔谈!更不用说几十个民族间的交往和国家与几十个民族间的沟通了!特别是国际交往中,各民族语文的不同,汉语各方言对人名、地名等专名的发音不同,常常把同一个外国人名或地名译成了不同的汉语或中文,把同一中国人名或地点译成了不同的外语或外文.这是引起我国译名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引起了我们国家的高度重视,并早已着手制定一系列的规范性措施,以便实现国家语言文字标准化.?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就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讨论采用什么字母的问题.1952年2月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拟订了好几种以汉字草书笔画为字母的民族形式拼音方案.1954年12月国务院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55年组织“拼音方案委员会”,反复研究多种方案,最后确定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即当今世界流通最广的字母.1956年2月,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方案第一个草案发表,征求全国意见后报国务院“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同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还成立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对?1 800?多条异读词和190多个地名的读音进行了审议.1957年10月拼音方案委员会又提出完全要用拉丁字母的修正草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并批准公布实行.这大大有利于克服汉语各方言间的语音差异,大大有利于克服汉字难认、难写、难用(特别难用于机械化的打字排版、现代化的国际通讯、电报电传、计算机翻译)等缺点.1958年秋季开始,全国小学生入学,先学汉语拼音字母,然后用拼音字母帮助识字,同时推广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按国际惯例,以主体民族共同语作为全国通用的共同语.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中,包括对外国人学汉语的教学和少数民族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教学,都用普通话.各级各类广播电台、宣传媒体、电影戏剧、新闻广告等全用普通话.各级各类出版物、字典、词典、法典、百科全书等,都用汉语拼音注音,并按拼音字母即拉丁字母排序或编索引;视觉通信、无线电报、书刊索引、各种产品型号标记、聋哑人的手指字母等,都用拼音字母.很多少数民族用拉丁字母制定文字,如壮族、苗族、彝族、侗族、黎族、佤族、白族、布依族、纳西族、僳僳族、哈尼族、哈萨克族等.1964年2月4日国务院批准,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简化汉字的通知,并公布了《简化字总表》.197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制定了《中国人名地名汉语拼音拼写法》.1978年9月26日国务院又批转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国家测绘总局、中国地名委员会上报的《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人名地名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同年11月,我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写进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条文.这些不仅使推广普通话和实行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汉语有了国法依据和保障,而且还加快了规范全国通用的共同语——普通话和全国通用的文字——汉字.在双语(汉英)专名词典的编纂过程中,始终严格使用规范的汉语拼音、规范的普通话、规范的汉字、规范的人名、地名等,使双语(汉英)专名词典具有规范性,具体体现了国家标准.?
  5.双语(汉英)专名词典的规范性是国家辞书编纂标准化的具体体现?
  词典既是精神文明的产品,又是物质文明的产品,还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商品.词典编纂标准化不仅可促进词典技术的提高,加快词典编纂出版的现代化,而且还可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实现与国际知识接轨.因此,国家有关部、委、局、署都十分重视.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89年8月31日颁布了GB11617—89《辞书编纂符号》,其第一句是:“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1951—1973《辞书编纂符号(尤用于分类定义词汇)》”(张后尘,1994:336).1985年12月27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部联合颁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88年7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公布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12月发布了GB3100—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代替GB3100—86,1995年12月又发布了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和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等等.双语(汉英)专名词典严格遵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辞书标准,从宏观结构——总体框架、编写体例、音序编排、笔画查检、音节索引、英文索引、选立词条、历时性与共时性等,到微观结构——词条信息、准确译文、百科知识、相关资料、适当括注、巧妙参见、字词拼音、标点符号等;从内容——重要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政党事件名、名胜古迹名、出版社通讯社名、博物馆、图书馆名等专名到形式——汉语拼音音序排检、英语字母顺序索引、词条汉英对照编写、词目与说明不同字体、编纂符号、缩略术语、排序规则、封面设计等,全都体现出规范性,并且,既起专名翻译的参考和规范作用,又起与国际交流和国际接轨的桥梁作用.?
  二、双语(汉英)专名词典的综合性?
  1.双语专名词典的单行本不能查找单行本外的专名?
  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新华通讯社译名室曾以“辛华”为笔名,分语种编译了一批单行本的外国姓名译名手册,如《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德语姓名译名手册》、《俄语姓名译名手册》、《法语姓名译名手册》、《西班牙语姓名译名手册》、《葡萄牙语姓名译名手册》、《意大利语姓名译名手册》、《罗马尼亚语姓名译名手册》、《日本姓氏手册》等.这些单行本为统一外国人名翻译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语种无条件出版单行本;单行本无法反映各国人名之间的异同;在不知道国籍的情况下,要从分散的单行本中查找一个人名,非常困难.?
  中国地名委员会自1977年成立以来,在促进和实现外国地名汉字译写的统一规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和英、法、德、西、俄、阿拉伯等几十种外文汉译音表;组织有关单位统一了部分常用外国地名的译名,编辑出版了《美国地名译名手册》、《苏联地名译名手册》、《联邦德国地名译名手册》等.这些地名译名手册单行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有关人员的需要;为克服社会上外国地名译名的混乱现象和统一并规范外国地名汉字译写作出了贡献.但因政治、经济、语言文字等多种原因,不少国家的单行本都难于出版;单行本也无法反映各国地名之间的异同;在不知道主权国(且不说主权有争议的地方)的情况下,要从分散的单行本中查找一个地名,十分困难.? 2.双语专名词典的综合性单类型版本不能查找单类型外的其他专名?
  鉴于双语专名词典单行本的上述缺点和社会的需求,综合性的单类型双语专名词典不断出现,如《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世界人物大辞典》、《近代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人名资料汇编》、《世界姓名译名手册》、《世界政坛人物辞典》、《外国历史名人辞典》、《各国首脑人物大辞典》、《外国人名辞典》、《外国地名译名手册》、《世界地名录》、《世界地名翻译手册》、《国际组织手册》、《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组织译名手册》、《世界报刊、通讯社、电台译名手册》、《英汉日汉世界河流译名手册》、《最新汉英·英汉世界地名录》、《中国组织机构英译名手册》等.这些综合性的单类型双语专名词典,在翻译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等单类型专名方面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为消除社会上译名混乱现象和规范有关专名翻译方面都作出了贡献.但因是单类型的,要查找不同类型的专名翻译,就非常不便了;若把各类型双语专名词典(暂不说尚有很多学科类型的双语专名词典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没有编辑出版)买齐,不知要花多少钱,是每个读者或相关人员购买能力能承受的吗?这类综合性的单类型双语专名词典,多数对词目的说明或解释较略,如人名,只有双语对照,括注国籍,地名也只有双语对照和主权国名(缩略代称)及其所处的经纬度,使读者读后仍感欠缺.? 3.双语专名词典综合性多类型版本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应运而生,具有开创性,但仍美中不足.如《汉英中国专有名称和术语简明词典》,“主要包括下述各类中国专有名称和术语:名胜古迹、典、古代官职、典章制度、政府机构、文学、哲学、宗教、神话、戏剧、称谓、中医中药、民俗文化、工艺美术、书法绘画、音乐、武术、食品、重要历史事件、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词语,以及少量习惯用语和方言称谓.”(张震久、袁宪军,1994:1)该词典冲破了单科性类型的惯例,开创了综合性跨学科的先河;适应了社会需要,特别是汉译英的急需.但正如编者“前言”所说:“绝大多数词条给出相应译文,没有相应译文或相应译文不足以表明其内涵的词条,予以简要的译释.”(张震久、袁宪军,1994:1)词条只有“译文”或“译释”,没有任何解释、说明,没有任何其他信息或知识,总是缺陷;虽说有“各类中国专有名称和术语”,却只限于“中国”,仍感范围太狭小;“前言”也说明:“本词典主要供翻译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外事工作者及导游人员从事汉译英工作之用.对从事汉译英的外国人,对具有一定汉语水平的外国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张震久、袁宪军,1994:1)为什么没有英文索引呢?不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