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说对后人的影响是好是坏?如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02:38:42
孔子的学说对后人的影响是好是坏?如题

孔子的学说对后人的影响是好是坏?如题
孔子的学说对后人的影响是好是坏?
如题

孔子的学说对后人的影响是好是坏?如题
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两个最基本的范畴,把仁与礼相统一的最佳状态称之为“中庸’.孔子的学说体系以人道为重点,对后世无神论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孔子是打破“学在官府”局面,开创“私学”的第一人.他的弟子有3000多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删《诗》、《书》,编《春秋》,钻研《易》、《乐》、《礼》,集以往文化思想之大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言论和事迹保存在《论语》和先秦其他典籍中. 孔子的思想体系以礼为出发点.他认为礼治是社会得以安定的必要保障,唯有实行礼治才能建立“天下有道”的社会秩序.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论语·季氏》〉他认为春秋时期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己,其根本原因就是“礼崩乐坏”,因此要使社会由乱变治,就必须恢复礼治.他明确表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从周”也就是恢复周朝礼治,而恢复周礼首要的一条就是正名.孔子在卫国时,子路问他:“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莫先?”他直接了当地回答:“必也正名乎!”所谓正名,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自己的等级名分尽义务,作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作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作父亲的要像父的样子,作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总之,正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环节.复礼、从周、正名等主张反映出孔子思想带有浓厚的传统,但他并不抱残守缺,他一面维护传统,一面超越传统.这表现在他从新的视角看待礼法,对周礼作了损益.他认为礼不仅仅是礼仪条文的总汇,不是一套死板的规定. 礼作为形式来说,是要表现深刻内容的,这个内容就是“仁”.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实质,复礼是行仁的手段.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子路》)这样,孔子便从“礼”这一传统观念中引申出“仁”这一新的观念.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之多,可见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在孔子关于仁的种种说法中,这一条最精辟. 所谓爱人,也就是主张把他人当作自己的同类来看待,这是一种原始的人道主义思想.孔子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狭隘的宗法血缘观念,发现了人类的存在.他承认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强调道德意识是人普遍具有的特质.因此,他主张用仁爱原则协调人际关系,实行“忠恕之道”.所谓忠恕之道,从消极的方面来说,应当作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应当作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人在躬行仁道的道德实践中,实现人的价值,成就理想人格.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就是圣贤、君子.如果说礼是孔子学说体系的出发点,那么,仁才是这-体系的核心和实质.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与礼是两个最基本的范畴.一方面,仁受礼的制约,行仁不能超出礼规定的范围.孔子不赞成没有差等的仁爱,因为这将模糊上下尊卑的等级名分界限.另一方面,仁又规定着礼,只有与仁紧密结合的礼才是合理的.有些陈规陋习虽有礼仪方面的根据,如杀殉、专横、暴敛等,在孔子看来也是非礼之举.孔子把仁与礼相统一的最佳状态称之为“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既是理想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种方法论原则.中有中正、中和的意思;庸是用的意思,合起来说,中庸也就是“用中”. 孔子在评论他的两个学生时说,“师也过,商也不及”,结论是“过犹不及.”因为无论是“过” 还是“不及”都离开了中道,这也就是说只有排除极端,维系矛盾双方的和谐、统一和平衡才算达到中庸.他还指出,礼是衡量中庸与否的具体尺度.他说,“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礼记》)这样,孔子便把“礼”、“仁”、“中庸”连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也就是孔学的基本框架. 孔子认为,“礼”、“仁”、“中庸”等观念的形成,需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他经常教导自己的学生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论语·阳货》).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既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等名言隽句,被后世学者视为座右铭.他创立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法,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孔子的学说体系以人道为重点,对于天道谈得不多.他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孔子没有明确否认传统的天命观念,他在不得志或懊丧的时候,曾发出这样的感慨,“道之将行也歇,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但他并没有把天看成有意志的人格神.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把天描绘为四时交递、万物繁衍的自然过程,一点也没有神秘色影.对于鬼神,孔子则抱着敬而远之,存而不论的态度.学生向他请教神鬼方面的问题,他含糊其辞地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在他看来,现实的此岸世界比虚幻的彼岸世界重要得多.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无神论观点,但也表现出相当鲜明的理性精神.这就在天命鬼神观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对后世无神论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开始分化.据《韩非子·显学》记载,“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在这八派中,以孟柯为首的“孟氏之儒”和以苟况为首的“孙氏之儒”在理论上的贡献较大.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