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课文探究 1.文章列举“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事例,论证了什么?2.“非独贤者有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23:37:25
《鱼我所欲也》课文探究 1.文章列举“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事例,论证了什么?2.“非独贤者有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

《鱼我所欲也》课文探究 1.文章列举“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事例,论证了什么?2.“非独贤者有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
《鱼我所欲也》课文探究
1.文章列举“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事例,论证了什么?
2.“非独贤者有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什么(用原文的语句来问答)?

《鱼我所欲也》课文探究 1.文章列举“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事例,论证了什么?2.“非独贤者有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
论证了:
(从正面举例,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也不屑接受,这就是“羞恶之心”.以食“嗟来之食”为“羞”,这就是“义”的观念,可见“义”是切实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的.
是心:这种思想,(通常我们老师讲要从上文,或上一句找答案)
原文语句: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绝对准确,因为我是初3的,这篇课文上个学期提前教了)

1,正面证明了重义之心人皆有之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