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西部风景,文化等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14:46:36
祖国西部风景,文化等等

祖国西部风景,文化等等
祖国西部
风景,文化等等

祖国西部风景,文化等等
宁夏城市绿化摒弃"摊大饼"
我区城市绿化的规划模式将有新动作:摈弃以往"同心圆外扩"和"摊大饼"似的低层次规划,逐步向组团式高起点规划模式迈进,以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以往,我区城市建设摊大饼的模式以及在城市建设中不重视城市绿化,致使城市中心区绿地太少.为了弥补绿化总量不足,就只能在城市周边和新区进行大面积绿化,造成绿化结构极度不平衡.另外,各类绿地的分布也不尽合理,致使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居住区绿地增加量较小.目前,全区7个设市城市实际建成区绿地率仅为16.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仅为18.3%,与全国设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为27.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1.7%的平均水平相差甚远.
按照新型"组团式"绿化模式的要求,城市绿化应突出区域性的大面积绿化效果,让这些成规模的绿地、森林成为"城市之肺".为此,建设厅制定了"创建园林城市活动实施意见",要求各市县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实行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科学安排绿化建设用地布局,在着重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的前提下做到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加快城市中心区和旧城绿化建设.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区3至5个城市(县城、城区)将达到自治区园林城市标准.
“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风光”.在新疆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近来喜讯频传:今年一季度,塔里木盆地近10亿立方米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管道成功输往我国东部地区;中国节能投资公司计划投资9.7亿元在新疆建设10万千瓦整装大型风电场……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和发展契机中,新疆,这颗璀璨的“丝路明珠”正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今年10月1日,新疆各族人民将迎来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喜庆日子.50年来,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等47个民族团结一家,在新疆辽阔的土地上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新疆各族人民用一串串喜人的数字向自治区50周年的生日献礼——在过去的一年中,新疆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20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0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53亿美元;2005年,新疆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外贸进出口增长15%……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重中之重”地位日益显现,一个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加快开放的新疆正呈现在世界面前.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富饶而神奇的新疆拥有多个“中国之最”,在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六分之一的“西域”大地上,集中了充裕的水土光热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独特的旅游资源和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据测算,新疆的石油资源量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的40%.可以说,全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中,新疆“三分天下有其一”.
丰富的自然资源带给新疆无限的发展机遇,如今,新疆自治区人民正在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着力建设石油天然气、重化工业、绿色食品、轻纺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五大工业基地,在石油石化、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电力工业、土地资源开发、纺织工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特色产业等多个领域与外界寻求合作.
为加快发展石油石化工业,新疆自治区制定了《2004-2010年新疆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规划》,确立了“发展下游、介入中游、支持上游”和“依托现有条件,用好三大资源,明确四条主线,形成四大基地”的石油化工发展思路.未来7年,新疆将围绕大乙烯、大芳烃、大甲醇和大化肥、精细化工四条主线,投资1400多亿元建设独山子-克拉玛依石化基地、乌鲁木齐石化基地、南疆石化基地、吐-哈石化基地.到2010年,新疆的原油产量将达到4500万吨,新疆将成为我国实施石油天然气增储上产与石油安全战略的主战场,成为我国未来最重要的石油、天然气战略接替区之一.
与此同时,新疆还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电力和煤化工业,一批煤气化和液化、“煤电一体化”项目正在规划启动,过去由于交通运力限制而滞留在新疆的“黑金矿”,今后将变成油、电等其他资源输出,不久的将来全国各地都有望用上来自新疆的电.
当好西部开发“排头兵”
新世纪“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天山南北这块天然宝地成为祖国西部开发的热土.近两年来,中央在投资、政策上不断加大对新疆的支持力度,有力促进了新疆的产业升级,带动了投资的快速增长,对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正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新疆不断加快发展,投资以每年上千亿的规模递增.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五年多来,一批对自治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有重大作用的水利、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陆续建成或部分建成,其中包括“西气东输”、塔里木河流域综合开发、全疆电网联网等,新疆的高等级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日益完善.在加快开发的同时,新疆人民也注重环境保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新疆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新疆不仅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也是我国相邻国家最多、国境线最长、批准开放陆路口岸最多的省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上沟通东西方的要塞.如今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穿疆而过,新疆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区位作用更加明显,与中亚、西亚国家的关系更为密切.
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造就了新疆得天独厚的开放口岸,新疆目前有一类口岸17个.新疆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2004年新疆招商引资到位300多亿元.新疆自治区的开发开放已驶上“快车道”,开放的新疆将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
新疆的快速开发开放还得益于新疆独特的旅游资源.天山南北自然景观奇特,冰峰与火洲共存,瀚海与绿洲为邻,著名的天池、喀纳斯湖、博斯腾湖、楼兰遗址、克孜尔千佛洞、香妃墓等景点如繁星洒落在广袤的新疆大地.热情好客的新疆各族人民正迎接全世界客人的到来,仅去年就接待入境游客27万人次,国内游客1243万人次.
新疆与上海“两地情深”
最近,中央发出专门文件,对对口支援新疆的政策作了调整.从今年起,对口支援南疆的省份和单位在原来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河南7省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辽宁省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等15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支援的方式由原来的主要以干部支援为主,发展到以干部支援为龙头,实行经济、科技、文化全方位对口支援.
上海与新疆的合作交流源远流长,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有志于西部建设的年轻的上海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就奔赴新疆等西北地区,与新疆各族人民一同建设边疆.上世纪80年代两区市建立“对口支援友好市区”后,上海先后在新疆落实执行了200多个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投资资金超过2亿元.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上海进一步加强了与新疆的合作,和新疆共达成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00多项,金额超过35亿元.与此同时,新疆企业也纷纷来沪投资,截止到2004年底,新疆来沪投资企业超过700户,注册资金近50亿元.
如今,两地的合作领域正从能源、基础设施向科技、教育、人才交流等全方位拓展.上海市科委与新疆有关部门合作,成立了“乌鲁木齐上海科技创业孵化基地”;上海交大绿色能源公司与新疆新能源研究所合作开发太阳能光伏电池,并在新疆成立了“上海交大新疆科技园”.
新疆已建成大中型水库477座,总库容达66.6亿立方米,建成干、支、斗、农四级渠道31.62万公里,喷灌、滴灌技术推广取得一定成效.
改革开放至今,沿海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也在加速发展.然而,由于西部的特殊条件,东西部的差距仍在扩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在新世纪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必然抉择.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总体规划.国家提出西部开发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经济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业为关键,以依靠科技进步、培养人才为保障,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繁荣经济、使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为出发点,在总体规划下,今年将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0大工程,继而循序渐进,遵循经济规律实施,避免一哄而起.
2.西部大开发决策出台前后
(1)邓小平的“两个大局”的战略.
80年代,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以后,1988年,邓小平针对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一个大局,就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2)1999年6月9日,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3)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抓住时机,着手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
3.西部大开发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提出的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在共同发展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慢一些.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到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协调东西部关系,开发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占我国面积的2/3,和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大部分地区人口较为稀少,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经济较为落后.这些情况的存在,是各种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造成的.如果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一个发展中国家,东西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出现某些地区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的问题,是不正常的,必然会出现西部拖东部后腿,最终导致发展严重滞后,影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赂,目前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我们一定要把握“两个大局”的辩证关系,抓住机遇.现在的有利条件是,经过20多年的改革、建设,东部地区已经得到了较快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一方面,东部地区在继续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有愿望也有能力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和巨大市场潜力,也为东部地区继续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更加重要的是,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接近小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我们党运用经济手段适应市场规律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日益丰富,加上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开发好西部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4.正确认识西部大开发
由于观念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人们对西部大开发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的(1)对“大开发”含意的误解.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广义上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的概念.“大开发”不仅意味着经济指标的大幅度提高,其中还包含着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等一系列完整的内容,这才是“大开发”中“大”的含义.
(2)西部发展的目标并非缩小与东部的绝对差距.
(3)跳出资源导向型发展战略.
(4)必须走出“等、靠、要”的思维误区.
(5)对国家扶持政策的误解.
市场的作用一般是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减弱地区间的不平衡,因此,加快西部的发展并缩小其与东部的差距,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但目前的现状是:
①国家政策难以大幅度向西部倾斜.
⑧国家直接推动的力量较弱.
(6)西部大开发要眼光长远,避免盲目性.
一不要搞重复建设.二不要搞“夕阳工业”.不能饥不择食,把人家将要淘汰的东西建在自己地盘上.三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环保.
总之,面对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必须对西部一贯实施的资源导向战略重新审视,确立面向21世纪的新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基本点要“以人为本”:要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全面提高人的政治、思想、文化、科技素质;从单纯经济增长转向全面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从增强本地经济实力转向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生活质量;从资源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走出一条市场与知识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的西部开发模式.这是在全面启动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必须予以特别关注的重大问题.
5.搞好规划,制定政策,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1)正确处理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努力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我们党历来重视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方针.
首先,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实现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重要举措.
目前看来,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时机已经成熟.国家公务员考试
一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小康,国家有能力加大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
二是东部地区经过一个时期的快速发展,面临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压力,许多领域产品出现剩余,需要寻求更广阔的市场.
三是建国以来国家在西部地区有计划地布局和建设了大批能源和工业项目,为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西部地区要借鉴东部地区的经验,引进和利用东部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加快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第三,中部地区要承东接西,发挥区位优势,争取自身的较快发展.
第四,东部地区要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赂的机遇,提升产业层次,使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开发打好基础.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央决定,要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点,从战略高度出发,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投入,先行建设,适当超前.
一是水利.要坚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到突出位置.
二是交通运输.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形成全国的综合运输体系.
三是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要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
(3)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包括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绿化荒山荒地,对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等.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人点.
①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和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的
②当前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有利时机.
③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政策.
④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
⑤搞好规划和试点示范.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
教育水平落后和由此带来的人们价值观念落后、劳动者素质不高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西部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和结构调整加快的新形势下,振兴西部地区经济,只有加速发展科技教育,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创造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
(5)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新办法.
新思路的深刻内涵就是不能沿用过去计划经济的老办法,必须要有新方法、新内容、新机制.具体要在两个方面有新的转变,即:由过去主要开发物转变为既开发物又开发人,且以开发人为主s由过去主要开发自然资源转变为既开发自然资源又开发教育、技术、信息、市场等各类要素,且以优先开发各类软要素为主.同时在开发的方法和手段上必须要有质的转变.即由过去以计划经济和政府行为为主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规律调节为主的开发方法;由过去单纯靠有形资本投入转变为既靠有形资本投入又靠无形资本投入,且主要靠无形资本投入的开发手段.具体内容由五大战赂构成:
①知识发展战略.
②人力资源开发战赂.
③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战略.
⑤可持续发展战略.
6.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赂,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江泽民总书记强调,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保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的迫切要求.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然要求.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总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振兴中华的宏伟任务,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深远意义是难以估量的.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和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上来,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7.海外媒体评“西部大开发.
日本《世界周报》称中国的“西部大开发”计划为“政府将竭尽全力实施的长期大战略”.该报评论说,中国政府多次提出要“发展内陆地区”,但以往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这次,中国政府是要“动真格的了”.因为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不开发西部地区,就不可能实现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该报同时也指出,西部地区由于“不占据地利的优势”,在开发过程中将会遇到很多困难.
更具影响力的日本《读卖新闻》认为,“西部大开发”计划已成为中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热门话题.该报尤为关注中国大幅增加以西藏投资的举措(预计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将达60亿元),称中国此举在于希望通过投入巨额资金获得西藏民众对政府更广泛的支持.该报还评论说,中国大幅增加对西藏的投资反映了国家主席江泽民“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意向.
日本的《国际贸易》周报称,中国政府把“西部大开发”计划作为举国一致的事业来推进.该报援引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指导小组会议的内容说,加速发展中西部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迎来新的对外开放期,中西部将和东部地区一样开放.
《德国商报》的文章则把“西部大开发”看作是自中国20年前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计划.该报评论说,中国实施这个宏大计划的动机是:中国经济增长需要新的推动力,西部和内陆省份将以最快的速度赶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该报还对计划的长期性做了强调,它援引一位中国地方官员的话说,“中国西部建设不是3年、5年就可以完成的,这是百年大计”.
香港《南华早报分称“西部大开发“计划为“一次史无前例的十字军远征”.与前面几家报纸稍有区别的是,该报突出报道了一些经济学家对“西部大开发”计划的担心,比如数额庞大的开发资金是否能有效地利用,振兴西部的行动是否会拖东部的后腿,以及该计划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缺乏人才等.
西部大开发背景资料
“八五”计划后,针对东西部发展差距明显增大的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作出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对于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距扩大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1996年3月17日,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中,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作为我国在此之后的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
1997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1998年10月14日,党的第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申了中央将“优先安排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1999年6月9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加快中西部地区步伐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在继续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到更加突出位置.
1999年6月17日,在西安召开的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就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再次强调,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并提出了加快开发西部地区的总的原则.
1999年9月22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及时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强调指出,这一开发战略是直接关系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问题,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9年10月21日,朱镕基总理赴甘肃、青海、宁夏进行考察.在实地调研工作中,他强调说,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国家已经并要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东部沿海地区和社会各个方面都要采取多种形式给予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
1999年11月20日,全国计划会议举行,“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会议提出的200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项任务之一.
2000年1月19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在京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朱镕基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阐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当前的有利条件和时机,提出了做好近期重点工作任务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一系列支持西部开发的政策相继出台,如对外资企业继续实施优惠的减免税政策;“十五”期间,西部铁路建设投资将达1000亿元;国家将投资1000万元开发宁夏西夏王陵的旅游资源等等.
与此同时,西部各地方也纷纷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开展各项准备工作.陕西、四川等地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重庆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全市人民投身西部大开发的热情.其它内陆地区如安徽也提出了农副产品、工业产品分别打向东部、西部市场的“东出西进”战略.各地方正积极开展筹划部署,发挥本地优势,迎接西部大开发热潮的到来.